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粟病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粟病害millet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50多种,中国报道近40种。在古农书中,已有粟病害的记载。1928年赵仁辅的“谷子白发病的研究”为中国近代首篇粟病害的论文。以后一些研究者对病原菌、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报道。
种类和分布 叶部病害有粟瘟病,粟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Diet.) Yoshino],粟细菌性褐斑条纹病[Pseudomonas setariae (Okabe)Savalescu]、粟胡麻斑病[Bipolaris setariae (Saw.)Shoem.=Helmin thosporium setariae Sawada]等。穗部病害有粟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Sacc.) Schrot]、粟黑穗病[Tilletia setariae Ling,Ustilago crameri korn,U.neglecta Niessl]、粟红叶病、粟线虫病等。在中国发生的粟病害中,重要的有粟白发病、粟瘟病、粟锈病、粟红叶病等,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粟瘟病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粟产区。中国在黄河以北的粟区发生普遍,1953和1962年山西省粟瘟病流行,损失较重。粟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能受害,一般以苗期至抽穗期前后发病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穗颈和穗轴等部位也能受害。叶部发病,初呈椭圆形、深绿色水渍状小斑,后扩大成纺锤形大斑,大小为3~7×1~4(毫米),深褐色,中部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带有黄色晕圈,与稻瘟病斑相似。穗颈发病,初呈针头状暗黑色斑点,以后纵向蔓延成纺锤形病斑。病原物为粟梨胞(Pyricularia setar-iae),属半知菌,丝孢目。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除为害粟外,还能侵染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粟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选育抗病品种可有效地防治此病。
粟红叶病 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Dwarf Virus BYDV)的一个株系引致的病毒病,普遍发生在中国北部粟产区。紫秆品种感病后,叶片、叶鞘、穗均变红,因而称为红叶病,但青秆品种感病后则不变红而发生黄化。种子、土壤均不传病,蚜虫是唯一传毒媒介,已知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ldis)等8种蚜虫能传毒。本病毒在自然情况下,除粟外尚能侵染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粟田内外的大量带毒越冬杂草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春季气候干燥、气温上升较快年份,病害发生较普遍而严重。粟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粟病害能否流行决定三个条件,即病菌数量、田间感病品种和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例如粟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Diet) Yoshino]遍及全世界,中国亦普遍发生。但是,在中国华北粟产区每年发生轻重基本上取决于当年7月至8月份的气象因素,这一期间的降雨量大,大气相对湿度高的年份,锈病发生普遍而严重,产量损失也大。
控制 在防治实践中,有的只需采用单一的措施就能成功地取得防治效果,但多数病害则需采取综合措施,如种植抗病良种、利用环境条件和辅之以必要的药剂防治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