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leus肠管某部分之间相互粘连或某部分肠管与相邻脏器粘连,影响肠内容物正常沿肠管运行,发生阻塞,叫粘连性肠梗阻。先天性粘连多由发育异常而引起;后天性粘连多因腹腔有炎症、手术、创伤、出血、异物等而引起。临床表现等见肠梗阻条。此类肠梗阻多难以自行恢复,并且可导致肠内容物完全阻塞,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粘连性肠梗阻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由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由于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为先天性粘连;由于手术、炎症、损伤、出血等因素形成的粘连为后天性。具有肠梗阻的表现。先天性粘连性肠梗阻以手术治疗;后天性粘连性肠梗阻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时手术。予防重点是手术操作轻柔,止血完善,避免肠管浆膜损伤,防止腹腔异物残留和感染发生。 粘连性肠梗阻ab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由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粘连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者多见,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损伤、出血等引起。据以往有腹腔手术或感染史,结合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不困难。非手术治疗多数可缓解症状,无效者或疑有狭窄者行手术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由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梗阻,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30~50%。近年来,由于腹外疝多能进行择期手术治疗,故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显著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已有跃居首位的趋势。 病因 腹腔粘连和粘连带的来源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粘连多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粘连则多由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所引起,其中手术后粘连占70%以上,以阑尾手术居首位。 手术后肠粘连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术中肠管暴露过久,手术操作导致浆膜损伤,滑石粉带入腹腔,腹部切口缝合不当,腹腔内误入刺激性药物,引流管放置不当,及腹腔内出血、感染等。腹腔粘连引起肠梗阻的形式可有六种。 ❶肠管一部或大部粘连成团,影响肠正常蠕动和肠腔的通畅; ❷肠管一处与切口粘连固定,其近端或远端肠襻形成折叠; ❸一段肠襻粘连固定于盆腔或右下腹部,由于肠襻的牵拉使其在粘着点成一锐角,容易发生梗阻; ❹肠壁或系膜上粘连带的另一端粘着于腹后壁,将肠管压迫于其下造成梗阻; ❺一段肠襻通过粘连带所形成的孔隙,引起梗阻; ❻以粘连点为支点,由于肠蠕动亢进,引起扭转。前三种多无血运障碍,故属于单纯性肠梗阻;后三种常发生血运障碍,故属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粘连或粘连带并不一定发生肠梗阻,但当以下三种因素参与,就会发生梗阻。一是粘连部近侧端肠内容物增加或淤积,使肠襻扩大、加重并下垂,粘着点角度变小或曲折度增加,引起通过障碍;二是粘连部位的肠襻,因炎症或过敏性粘膜水肿,使已经狭窄的肠腔进一步狭小;三是由于强烈的肠蠕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使粘着点近侧肠襻发生扭转。多见于暴饮暴食、小肠炎症或剧烈运动之后。了解这些发病规律,注意饮食及运动,有可能预防此类肠梗阻的发生。 临床表现 与一般小肠机械肠梗阻无异,主要为腹痛、呕吐、腹胀、便闭。单纯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有缓解期; 绞窄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性加重,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高位小肠梗阻呕吐频繁,腹胀轻,梗阻初期可有少量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则随后完全停止排气排便;低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晚,腹胀明显。 诊断 除根据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外,尚需详细收集既往病史,如腹部手术、腹腔炎症和外伤史,有助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早者发生在术后3~7天,晚者可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发生,但绝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2年内。手术后早期出现的粘连性肠梗阻需与术后肠麻痹相鉴别。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一般在术后3~4日即可解除,开始自动排气排便。如果术后3~4日仍不能自动排气,同时伴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即应考虑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腹部平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此外,本病有时还需要与肠功能性疾病相鉴别,后者多表现为肠痉挛,虽然亦可有类似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症状消失较快,恢复后无不适; X线腹部平片可见肠内积气,较少看到液平面。 治疗 应根据梗阻性质,发生时间和发作次数而定。术后两周内发生的多为单纯性梗阻,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有10%的病人可发生绞窄性梗阻。对于非手术疗法无效的病例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晚期及因腹腔炎症而引起的肠梗阻,如系单纯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疗法,多数可获治愈。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肠梗阻,多系广泛粘连,肠绞窄的可能性较小,多用非手术疗法。如疑为粘连带压迫、闭襻或合并有肠扭转时,应及早手术,以防止肠坏死的发生。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亦应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与一般肠梗阻相同。手术方法因具体情况而定。较小的粘连可作粘连松解术,分解的粘连面尽可能给予修补,以防再度粘连。对粘连带,应从根部切除。范围较大的粘连只应解决其引起梗阻的部分,如必须作广泛的粘连松解时,则应在分清粘连、解除梗阻后,进行部分或全部小肠折叠排列术。对较短的肠管粘连团块,可作局部切除及肠吻合术,尽可能不作旁路吻合,以避免盲襻综合征的发生。切除肠管不宜过长,避免造成短肠综合征。在解除绞窄性肠梗阻后,视血运恢复情况再确定是否肠切除和切除的范围。手术后腹腔粘连占粘连性肠梗阻的70%以上,因此,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细致进行手术操作及认真作好术后处理,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小肠梗阻 堵塞性肠梗阻 ☛ 00003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