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粘多糖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粘多糖病mucopolysaccharidosis

为一组遗传性粘多糖代谢异常病。可分6型或8型,并有亚型。Ⅱ型为性联隐性遗传,其余各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同特点为体格(骨骼)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角膜混浊、内脏损害(肝、心)、听力障碍等。在个别型中某些症状可缺如(表)。

型别其他名称型别其他名称
Ⅰ(H)
Ⅰ(S)
Ⅰ(H-S)

胡勒综合征
施埃综合征
胡—施综合征
亨特综合征
森菲利普综合征



摩固奥综合征
即Ⅰ(S)型
玛—拉综合征
β-葡萄糖苷酸酶缺乏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为结缔组织中酸性粘多糖代谢障碍,产生过多的酸性粘多糖在神经和其他组织中沉积或自尿中排泄。粘多糖为结缔组织基质中主要成分,分布甚广,故病理变化较为复杂,但以骨胳和内脏为主。本病一般可分为七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及X线表现和生化检查的综合分析,特别是测定尿中不同的酸性粘多糖及其含量


病名遗传
方式
尿中
过多粘
多糖
主要临床征象主要X线表现
Hurler病
承霤病
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皮
素硫酸
肝素
6~12个月
起病,面容粗
陋、角膜混浊、
智力低、侏儒、
关节挛缩、肝、
脾、心增大
头大、颅顶
增厚、胸腰椎
后突、1、2腰
椎前上缘发育
不全,肋骨锹
形,髂翼外张,
髋外翻,掌骨
短宽,爪形手
(X片-151)
Hunter病X性染
色体隐
硫酸皮
素硫酸
肝素
基本与上
同,但较轻,
50%耳聋,无
角膜混浊
基本同上,
但较轻
Sanfilippo
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
肝素
4~5岁起
病,智力进行
性减退,无角
膜混浊、肝大、
关节挛缩
顶、枕骨增
厚,乳突气化
不全,椎体前
后径轻度增
大,稍呈喙状
Morquio
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
角素
18个月起病,
体矮、臂短、
腰椎前突、臀
部后翘、鸡胸、
肘外翻、腕大、
手畸形并向尺
侧偏斜,角膜
混浊、进行性
耳聋、智力正
常、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骨关节变化
最为突出,胸
腰椎前缘喙状
椎体扁平,齿
状突发育不完
全使环枢椎不
稳定,肋骨前
端增宽,鸡胸,
髂骨严重缩
窄,髋外翻及
半脱位,膝关
节内翻,掌骨
底削尖,手向
尺侧偏斜
Scheie病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皮
素硫酸
肝素
十余岁起
病,智力体态
正常,角膜混
浊明显,关节
挛缩、爪形手,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
骨关节可能
正常,椎体扁
平,肋骨前端
增宽,掌骨底
削尖并向腕靠
Maroteaux
-Lamy病
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
皮素
新生儿起
病,额前突、
鸡胸、体矮、
肢短、关节挛
缩、腰后突、
角膜混浊、听
力减退、智力
正常、肝、脾
增大
头大、颅缝
早闭、脊椎变
化轻、髂骨缩
窄、肋骨前缘
增宽、长骨干
宽、干骺端窄
Dyggre-
Melchoir-
Claussen
常染色
体隐性
硫酸
皮素
智力减退、
鸡胸、脊柱侧
突、腰椎前突、
手呈爪形
头大,颅缝
早闭、椎体扁
平、骨盆小、
长骨短、骨骺
及干骺端发育
不全
(每日正常排泄量约为5~15mg)。粘多糖病临床上虽均有不同程度的侏儒症、肢短和脊椎异常,但不足以为分型的根据,还需参考起病年龄、智力发育、有无角膜混浊、心脏畸形等。兹将各型粘多糖病的型号、病名、临床征象、尿检以及主要X线表现等列表作简要说明。
☚ 骨霉菌病   脂沉积病 ☛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是遗传引起的溶酶体疾病,是由于某个或某些粘多糖降解所必需的溶酶体酶活性发生突变而引起的酶的缺乏所致,从而使粘多糖积聚在不同器官细胞的溶酶体中,从而造成骨胳、内脏、角膜以及精神方面的异常。这种病的病理改变是骨胶原纤维肿胀,并缺乏正常胶原纤维的均一性特征。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有肿大现象及空泡形成,这很可能与骨胳畸形有关。有些病人周围循环血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内可以看到异染性颗粒。
粘多糖是软骨、角膜、血管壁以及皮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尿内粘多糖排泄为5~15mg/24h,在粘多糖病的病人中,尿内粘多糖排泄显著增高。根据尿内粘多糖的生化分析,粘多糖病可以分为七类: Ⅰ型粘多糖病(Hurler/Scheie syndrome); Ⅱ型粘多糖病 (Huntersyndrome); Ⅲ型粘多糖病(Sanfilippo syndrome);Ⅳ 型粘多糖病(Morquio syndrome) ; Ⅴ型粘多糖病(为Ⅰ型中的亚型)(Scheie syndrome);Ⅵ型粘多糖病(Ma-roteaux-Lamy syndrome);Ⅶ型粘多糖病(β-葡糖苷酸酶缺乏症)
Ⅰ型粘多糖病 这是粘多糖病的原型,在粘多糖病中最为严重。疾病自婴儿早期开始,逐渐出现体格及精神方面的衰退,终而死亡。病员尿中有过量的硫酸皮肤素及硫酸乙酰肝素; 白细胞内及骨髓细胞内有异染颗粒(Reilly颗粒)。病儿有典型的形态: 头大,两眼间距离增宽,鼻梁塌陷,嘴唇外翻,舌突出,面容丑,角膜混浊逐步发展最后失明,牙齿发育不良并相互分离。智力有明显减退。X线照片见脊柱有侧凸,胸12、腰1或腰2发育不全,向后移位,并在前下方有鸟嘴样突出。颅骨有蝶鞍增大。长管状骨,特别是肱骨、尺桡骨及掌骨有中部肿胀二端变尖的畸形。
Ⅱ型粘多糖病 这一疾病与Ⅰ型粘多糖病相似,但较轻,而且病程发展也缓慢,无角膜混浊,病人通常可活至成年。生化测定及X线表现与Ⅰ型粘多糖病相似。
Ⅲ型粘多糖病 这一疾病的突出生化变化是尿内过量的硫酸乙酰肝素排泄,在白细胞内及骨髓细胞内也有过量的异染颗粒出现。病人的面部形态可以正常。少数病人也可以有Ⅰ型及Ⅱ型粘多糖病的畸形。病人的智力减退在4~7岁时已经明显,至少年时智力减退可以很严重。X线表现与Ⅰ型及Ⅱ型粘多糖病相似。
Ⅳ型粘多糖病 本病有典型的骨胳变化,角膜混浊及主动脉闭锁不全。尿中有过量的硫酸角质素排泄。自病儿开始承重时即出现骨胳系统的变化。典型的畸形有侏儒、胸椎后突、膝外翻、平足及髋与膝的屈曲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不断加剧,终至下肢不能行走。病员并有鞍状鼻,眼间距离增宽,角膜混浊。很少有智力减退。至少年时可出现主动脉闭锁不全。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发育不全,可引起颈1、2半脱位,造成四肢截瘫。大多数病人在20岁以前死亡。
X线照片发现在早期阶段 (2岁以前)很难与Ⅰ型及Ⅱ型粘多糖病鉴别。脊柱腰段及胸腰段的椎体扁平,椎体上下关节面不平整,并向前靠拢形成鸟嘴样中央突起。第一或第二腰椎发育不全,并向后移位。髋臼不规则。股骨头扁平并有骨骺碎裂。有时有髋内翻及髋外翻畸形。长管状骨的骨骺增大而不规则,干骺端也出现相应的改变。
Ⅴ型粘多糖病 按照新的分类法,此病与Ⅰ型粘多糖病相似,故属于Ⅰ型粘多糖病。
Ⅵ型粘多糖病 此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以及尿内粘多糖排泄与Ⅰ型粘多糖病相似。
Ⅶ型粘多糖病 (β-葡糖苷酸酶缺乏症) 此病很少见。病人有肝脾肿大,多发性骨发育不全及智力减退。

☚ 外伤性骨营养不良   氟骨症 ☛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MPS)是一组先天性粘多糖代谢缺陷性疾病,系因溶酶体缺乏糖键水解酶,致粘多糖分解代谢障碍,全身组织和脏器如骨胳、神经、皮肤、肝脾、心脏和角膜等有大量的酸性粘多糖蓄积,表现为体格发育畸形、智力障碍和脏器损害等。根据各种不同的分解粘多糖特异酶的先天性缺乏,目前将粘多糖病分为八种类型(见表)。其中肝脏明显受累者有MPS-Ⅰ型、Ⅱ型、Ⅴ型与Ⅷ型,本条目主要介绍MPS-Ⅰ型,即Huler综合征。
Huler综合征属MPS-Ⅰ型(MPS IH),原来同属Ⅰ型的还有Scheie综合征(MPS IS)和Huler-Scheie综合征(MPS H/S),目前已将Scheie综合征归属为V型。不论MPS IH、MPS IS或MPS H/S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变异是在基因水平上,染色体组型的形态与数目均无异常变化。Huler综合征是由于溶酶体缺乏α-艾杜糖醛酸酶,致硫酸皮肤素与硫酸类肝素的糖键不能分解,因而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并从尿中大量排出。临床表现多样,全身含结缔组织的器官均可累及;
❶发育障碍:出生后6月至一岁半时出现发育停滞,外形矮小,为多发性成骨不全所致,头大颈短,发厚多毛,鼻梁塌陷,鼻孔增大,舌厚张口,表情呆板,呈特殊外貌。常有关节强直,脊柱后突或鸡胸、四肢粗短,手肥屈曲呈爪状;
❷神经系症状:脑实质细胞蓄积大量粘多糖,致智力低下、语言幼稚甚至白痴,常伴有耳聋或斜视;
❸眼睛损害:视力减退、角膜云翳混浊和屈光不正,系粘多糖沉积于角膜深层引起;
❹内脏改变:肝脾肿大使腹部隆起,心瓣膜及腱索受累,出现心脏增大与心功能不全,肺与支气管软骨病变引起气道狭窄与感染,多死亡于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

粘多糖病(MPS)分类与临床特点

类型沿用名酶 缺 陷临 床 特 点尿粘多糖
肝和(或)脾肿大神经、眼睛及骨损害
MPS
Huler综合征α-艾杜糖醛酸酶+++面畸形,侏儒、角膜白斑、智力低下,
显著骨损害(长骨变短,手指粗短)
心脏扩大,早年夭折
硫酸皮肤素
硫酸类肝素
Hunter
综合征
硫酸艾杜糖硫酸酯酶+++似Huler综合征的轻型,智力低下,
也可无障碍,无角膜白斑,有视网膜
变性,轻症者可活至30~50岁
同上
Sanfilippo
综合征
1.同上
2.N-乙酰基-α-氨基葡糖酶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骨损害,无角
膜白斑
硫酸类肝素
Morquio
综合征
N-乙酰基-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侏儒,听力障碍,智力正常、角膜白
斑、骨损害,可见于成人
硫酸角质
Scheie
综合征
同Ⅰ型+++发育和智力障碍较轻,骨损害亦较
轻微、角膜白斑
同Ⅰ型
Maroteaux-
Lamy综合征
N-乙酰基-己糖胺-4-硫酸酯酶++侏儒,骨损害显著,角膜白斑,面畸
形、智力正常、能活至成年
硫酸皮肤素
β-葡糖醛酸酶
缺乏症
β-葡糖醛酸酶+++侏儒,骨损害,智力低下,角膜白斑硫酸皮肤素
硫酸软骨素
 N-乙酰基-胺基葡糖-6-硫酸酯酶++侏儒,骨损害,智力低下,无角膜白
硫酸角素
硫酸类肝素

+~+++表示肝脾肿大程度
临床诊断除根据上述特征外,依靠:
❶末梢或骨髓中性粒细胞染色,可发现胞浆内有深紫色粘多糖颗粒(Ader-Reilly颗粒);
❷尿α-艾杜糖醛酸酶活性降低,硫酸皮肤素和硫酸类肝素排出量超出正常10~20倍;
❸围产期羊水检查粘多糖含量增加,可作出生前诊断;
❹活体组织检查测定肝细胞、皮肤或纤维细胞或羊水细胞的α-艾杜糖醛酸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本病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重要的是出生前作出诊断,早期引产以控制发病率。
☚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   肝类脂累积病 ☛
000163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