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研究
完成单位: 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 主要完成人员: 袁隆平等。1964年,袁隆平首次提出通过培育三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着手研究。至1974年,袁隆平育成南优2号,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项世界性创举,它破除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流传的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因而没有杂种优势的陈旧观念。同时,该研究在三系选育、强化组合选配及繁殖育种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有别于常规育种的理论体系、育种程序和繁殖制种规程,并在栽培技术上带来了一系列革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遗传学、育种学、良种繁殖学及栽培学。1986~ 1992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21.4亿亩。增产稻谷1070亿公斤,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该品种1980年作为中国农业第一项专利转让给美国,目前已遍布世界五大洲。该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