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人格理论mile renge lilun
美国心理学家N.E.米勒是早期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的代表之一。他认为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他和多拉德提出社会学习模式来解释人格。他们认为,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四个因素循环往复地进行。习惯介于线索和反应之间,两者的发动受内驱力的驱使,得到强化则内驱力消失。他们强调驱力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条件在人行为中的作用。米勒认为,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都包含冲突,他根据接近和回避两个倾向提出四个冲突概念:接近一接近冲突,回避一回避冲突,接近一回避冲突,双重接近一回避冲突。米勒认为,冲突位于精神病人行为的中心,并且是潜意识的,通常是在童年时习得的结果。因而,米勒和多拉德特别强调儿童教育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有四个关键的训练期对成人人格有着深远的影响,即:
❶喂食情境;
❷排泄训练;
❸早期的性教育;
❹激怒一焦虑冲突。他们认为,父母如何对待饥饿、排泄、性与愤怒相关联的需要,决定着儿童将成为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成人,或是成为不幸的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