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簋guǐ

古代食器。圓口,圈足。無耳或有兩耳,也有四耳,方座,或帶蓋的。張衡《應間》:“於心有猜,則簋飧饌餔猶不屑餐。”

簋(gui鬼)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

☚ 俎   广寒殿 ☛

青铜制食器。用以盛饭食。形为平底圆盆式,圈足,两面或四面有耳,有的加盖加座。器身和圈足上饰以各种纹样,耳常作兽头衔环式。盛行于商、周时期。现存较著名的有陕西扶风和北京房山出土的西周铜簋。

☚ 盨   簠 ☛

簋guǐ

圆形盛器,圆口,圈足,方座; 或无耳,或两耳,或四耳; 或有盖,或无盖; 青铜制,或陶制,或木制,或竹制。祭祀和宴飨时盛食品用。《说文》:“簋,黍稷方器也。”段玉裁注: “《周礼》舍人注曰: ‘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梁也。’ 聂崇义曰: ‘内方外圆曰簋,外方内圆曰簠。’” 《小雅·大东》一章:“有饛簋飧,有捄棘匕。”毛《传》:“兴也。饛,满簋貌;飧,熟食谓黍稷也。”

☚ 簧   爵 ☛

读音g·ui(ˇ),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居洧切,上,旨韵。
❶古代盛食物的方形器具,双耳,圆口。

上一条: 下一条:
{}7352大饭碗。吴语。浙江绍兴。清茹敦和《越言释》:「俗以碗大者为~,盖其初本以盛饭写之,可以给一席之食,即所谓添饭碗者,故有~名。」

簋ɡuǐ

古代祭祀或宴饮时盛食物的器皿,一般为圆形,大口,双耳,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有陶簋和青铜簋。

簋guǐ

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器名,方曰簠,圓曰簋。《周禮·地官·廪人》: “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鄭玄注: “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周禮·秋官·掌客》: “鼎簋十有二。” 鄭玄注:“簋,黍稷器也。” 鄭玄《三禮圖》: “簋受一升,足高一寸,中圓外方,挫其四角,漆赤中,蓋亦龜形,其飾如簠,盛稻粱。” (《玉函山房輯佚書》)《孝經·喪親章》: “陳其簠簋而哀慼之。”鄭玄解: “簠、簋,祭器,受斗二升,方曰簠,圓曰簋。”(《通德堂經解》) 《孝經·喪親章》: “陳其簠簋。” 鄭玄注: “簠簋,内圓外方,受斗二升。”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食具 > 簋
簋  guǐ

古食器名。古代祭祀宴享時用以盛黍稷等熟食。起於商代,達於戰國。商代多圓腹、大口、無蓋、無耳或兩耳。西周與春秋常有蓋,已見四耳,圈足下時加方座,或有附三足者。至戰國期間,形制頗多變化,大抵退出禮器體系。其質地代有差異,商初多用瓦,青銅器較少,晚期前段漸多,西周廣用青銅,至春秋始用竹。用簋之制同列鼎制度,即以所用簋鼎之數不同,以别身份等級。禮書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後世出土之不同身份之簋數,與禮書所載正符。《詩·秦風·權輿》:“於我乎,每食四簋。”毛傳:“四簋,黍稷稻粱。”陸德明釋文:“内方外圓曰簋,以盛黍稷;外方内圓曰簠,用貯稻粱。皆容一斗二升。”《周禮·考工記·旊人》:“旊人爲簋,實一觳,崇尺,厚半寸,脣寸。”賈公彦疏:“祭宗朝皆用木簋,今此用瓦簋,據祭天地及外神尚質,器用陶匏之類也。”《儀禮·聘禮》:“夫人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簋方,玄被纁裏,有蓋。”鄭玄注:“竹簋方者,器名也。以竹爲之,狀如簋而方。”《說文》云“簋,黍稷方器也”,當誤。參見本類“簠”。

(《中國青銅器》)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祭器 > 簋2
2  guǐ

本爲食器,亦用於祭祀。周秦之前,簋與鼎作爲禮器,依一定數比配合,以表明貴族的等級。《詩·小雅·伐木》:“于粲洒埽,陳饋八簋。”毛傳:“圓曰簋。天子八簋。”漢·王符《潛夫論·贊學》:“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參見本類“簋1”。

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纮hóng:帽带。山节:刻着山岳的斗栱。藻棁zhuó:画着水草的梁上短柱。)

*gui

F3FE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凡祭祀,共簠~,实之陈之(《周礼》)。

古代盛器

古代盛器

钫 镭 钟 钫 鉴 钘 匜铏
古代一种长颈瓶:
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皿器:
古时一种解饷银用的盛放器:银鞘
古代贮银的木筒:鞘(饷~;鞘马子)
古代接受告密文件的器:銗(投~告奸)缿

☚ 盛器   容器 ☛

古代祭器,祭祀时用以盛食物。铜制,圆形,有盖,下有圈足。《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供簠、簋,实之陈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按周制,鼎、簋以等级相配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 祭器   簠 ☛

古代食器。作为礼器常用于祭祀或丧葬。其质地,据《考工记·瓬人》: “瓬人为簋。”最初当为陶制。其形状很象大碗,圆口,大腹,下有圆座。但也有有耳或方座的。按先秦时期的分法,簋是用来盛黍稷的,《仪礼·聘礼》: “堂上八簋,盛黍稷。”又《公食大夫礼》: “正馔设黍稷八簋。”《诗经·小雅·伐木》也有“於粲洒扫,陈馈八簋”之句。簋后来也用于进餐。古人吃饭时先从甗中把饭盛到簋里再食用。如《韩诗外传》卷三: “昔者舜甑盆无膻,而下不以余获罪; 饭乎土簋,啜乎土型 (同铏,盛羹的器皿),而工不以巧获罪。”

☚ 簠   尊 ☛

金文作“𣪕”。食器。陶制或青铜制。圆形、圈足,无耳或有两耳、四耳,也有带方座和盖的。陶簋新石器时代已见,商周盛行。青铜簋出现并流行于商周,是重要的礼器,与鼎相配使用。

簋□gui

西周早期铜食器。1982年武功县游凤乡(今游凤镇)黄南窑村南一土圹墓中出土。通高17.2厘米,口径24.9厘米,腹深13.9厘米,重4公斤。簋敛口侈沿,下腹微鼓。兽首曲形双耳,无珥。口沿下饰夔纹,云雷纹填底,前后置牺首一对。圈足饰夔龙纹组成的饕餮纹,亦用云雷纹填底。腹部饰菱形方格乳丁纹,器内底铸一“”字,当为族徽。保存完好。现藏武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 马蹄金和麟趾金   子孝村汉墓 ☛

簋ɡuǐ

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或四耳) a round-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

簋gui

ancient round-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

kui(food container)

盛食铜礼器。器铭作“𣪘”,经籍作“簋”。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西周盛行,沿用至战国末。形制多变。东周楚地所见主要有两型,皆由中原地区西周晚期铜簋发展而来:(1)小口垂鼓腹,矮圈足,或于圈足下加三个小兽状足;有二对称环耳;盖上有圆形握手此型流行于春秋早、中期。(2)大口束颈鼓腹矮圈足,二环耳,圈足下加方座或圆座。此型一直流行至战国末。周制鼎簋相配使用,楚人多鼎簠相配使用。使用簋的楚墓往往鼎簋、鼎簠两套礼器共存。

簋,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古代食器, 後用爲禮器。字形左側即爲獨體象形,隸定作 “㿝”或 “皀”。甲骨文或从又,或从殳。金文或增意符“宀”“竹”“皿”,或增聲符 “軌”“九”,隸定則有 “𣪕”“𣪘”“朹”“㔲”“𥁬”等異體,後世多作 “簋”。驗之實物,簋爲圓形,簠爲方形,而傳世文獻多誤解簋爲方形,簠爲圓形。銘文用本義。

簋guǐ

17画 竹部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一般为圆腹、大口、圈足,又用作宗庙礼器。

簋()


不其簋,殷周金文集成4328,西周晚期
用乍(作)朕皇且(祖)公白孟(姬)(尊)𣪕(簋)。
按: 从皀从殳。

秦公簋,文物2000年05期,春秋早期
(秦)公乍(作)(鑄)用𣪕(簋)。

泰山都尉孔宙碑陽,東漢
恭儉自終,□簋不敶。

張元墓誌,唐
刊乎宅兆,簠簋之祭不渝; 動此悲哀,擗踴之情弥肅。
按: 从竹从昷。

濟瀆廟祭器銘,唐
簋八。
《説文》: “簋, 黍稷方器也。 从竹从皿从皀。 , 古文簋从匚、 飢。 , 古文簋或从軌。 , 亦古文簋。 ”
從出土古文字看,“簋”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从皀从殳會意,用作器名。至唐代“簋”定型爲从竹从皿从皀。唐代張元墓誌中的 “簋”字訛作从昷。《説文》所列古文,未見於出土文字中。

☚ 籯   簠 ☛

(guǐ)

居洧切。黍稷方器。从竹,从皀,从皿。

隶guǐ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左像盛满食物的食器,右以又(手)持勺以舀取食物。小篆字形从竹、从皿、从皀会意,后代簋多为竹木制,皿表器皿,皀是食器的象形字。
【释义】《说文》:“黍稷方器也。”本义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的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出土实物圆形为主,早期无盖,西周中期以后多变为敛口有盖。在商周时代,簋为重要礼器,使用中以偶数与奇数的列鼎配合,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今粤方言中称丰盛的筵席为“九大簋”,即源于先秦。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left part is like a utensil with a lot of food in it. The right part is like又(yòu)(手shǒu, hand)holding a spoon to scoop food. In Small Seal script its meaningful part is 竹 (zhú,bamboo),皿(mǐn,vessel) and皀(bì,saponins).簋(guǐ) is mostly made of wood.
【original meaning】 A vessel made of bronze or ceramic.

*㲃(簋)kjə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揉屈也。 从殳、𠧢。 𠧢, 古叀字。 廄字从此。(三篇下)
《說文》: ,黍稷方器也。 从竹、皿、𠧢。 , 古文簋。 从匚、 食、九。 ,古文簋。 从匚、軌。 ,亦古文簋。(五篇上)
盛飯之圓形器,加匙以明確其用途。

☚ 馗   廄 ☛
000006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