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纳斯派
法国文学流派。 又称“高蹈派”。因1866至1876年出版的3期《当代帕尔纳斯》诗歌丛刊而得名。 中心人物为著名诗人勒孔特·德·李勒。其他重要成员还有何·德·埃雷迪亚、泰·德·邦维尔、吕利-普吕多姆、科佩·阿克曼夫人及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数十人。该派反对浪漫派文学,崇尚自然主义。 ❶ 主张诗歌客观化。著力描写外在世界,力图将个人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 ❷ 要求诗歌科学化。 倡导科学与诗歌相结合,认为只有在科学的精确认识基础上,才能达到再现历史真实的艺术境界。 ❸ 极为重视诗歌形式。 要求诗歌具有严谨的结构,精确的语言,谐和节奏和韵脚。在语言和格律两方面都要作到尽善尽美,无懈可击。 邦维尔的《法国诗歌格律简论》,在当时曾被视为诗歌写作指南。帕尔纳斯派对19世纪后期法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