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管道运输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管道运输经济学

研究利用现代管道实现物资位移经济合理性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
物资的管道运输属于流通领域。研究管道运输有管道运输技术学和管道运输经济学。前者包括管道设计(陆上或海底)、水击理论、制浆、脱水、抗压、抗震、降凝、控制、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后者则在利用前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运输经济理论结合社会经济诸因素,揭示管道运输的可行性和矛盾,进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的综合评价。作为现代运输手段的管道,十九世纪末国外已用于输送天然气,二十世纪初被用以输送石油,1904年出现了管道输煤的专利。目前,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管道显示出其与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运输方式所不同的特点和优点。
管道运输由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所组成,建设造价及运输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少,节约劳动力,运输损耗少,安全性高,能耗低,公害少,适宜于川流不息地进行同方向的大量运输。但运输物资品种单一,输送量极限范围小,受固定方向限制,联系的经济领域不广。选择使用管理运输,需要对物资可运性、流向、管道铺设地域距离、地貌、气候、水源、堆场,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从当前有关国家利用管道输送的物资结构看,主要是天然气、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磷酸盐、石灰石、冶炼废渣及某些半成品。在这些矿物性物资中,按自然属性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为了降低固体物资输送过程的摩擦和热效应,最终要经过粉碎、制浆变成液体才利于运送。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管道运输在客观上具有“三大两长一高”的要求(即资源矿床储量大、产量大、输送量大,运距长、服务年限长,有效使用率高)。这些要求往往不能全面地同时得到满足,需要管道运输经济学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论证。
建国以前,国民党政府不重视管道运输,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过印度加尔各答延伸到云南昆明、曲靖的输油管道,也予以废弃、拆除。建国后,管道运输发展很快。195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输油管道 (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到1980年,全国建成油气管道99条,总长度1万公里以上,改变了原油主要靠铁路运输的局面,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管道运输事业的发展,为建立我国管道运输经济学打下了基础。根据国内外关于管道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本学科基本内容包括: (1) 研究的对象、任务、目的及基础理论;(2)研究的方法论; (3)资源生产条件和可运性、输送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价及指标体系; (4)液、气、固体物资管道运输技术的经济论证; (5)产供销与管道有效使用率的数学模式的研究; (6) 国际管道建设的理论依据; (7) 管道与综合运输的关系; (8)生产利益、经济利益与管理的特殊手段的研究等。
我国管道运输经济学面临的任务是: (1) 建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反映我国特色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学习国外有益的理论和经验; (2) 我国利用管道送煤、有色金属及磷矿石尚属空白,应进行一些可行性研究; (3)我国即将开发海底油田,管道运输技术经济论证迫在眉睫; (4)我国铁路、公路已具一定规模,水运资源及地理条件优越,在组织联合运输中如何正确处理诸运输方式的关系,发挥管道运输的作用,达到使用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