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勾往来国信所官署名。宋置,见“往来国信所”。 管勾往来国信所外事机构名,分隶入内内侍省与鸿胪寺。
职源与沿革初,真宗朝宋辽交兵之际,雄州置机宜司,景德三年十二月,因宋辽结盟,改雄州机宜司为国信司(《长编》卷64),此为地方外事机构。在朝廷,景德初有排办礼信所,景德四年(1007)八月,特置管勾往来国信所(《宋会要·职官》36之33)。南宋沿置,南宋绍兴初,曾改称奉使大金国信所。绍兴和议达成后,称主管往来国信所(《宋会要·职官》36之40、44)。
职掌掌辽国使者入宋交聘事(《宋史·职官志》6《入内内侍省》)。
编制管勾官三人,官属有掌仪苑、通事、译语等。吏额有前行、后行、孔目官、系名贴司、守阙贴司、私名贴司等(《宋会要·职官》36之32《主管往来国信所》)。
简称❶国信所。《长编》卷210丁卯:“国信所言:‘贺同天节,辽使至临清驿。’”《宋会要·职官》36之33:“(景德四年八月)特置管勾往来国信所一司。” ❷管勾国信所。《长编》卷170乙卯:“管勾国信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