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简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简兮 简兮《诗经·邶风》篇名。此诗以女性的眼光,用赞美的口吻描写了卫国公庭上的一场万舞(一种舞名)。全诗四章,三章章三句,一章六句(《毛诗》作三章,章六句)。一章写舞师出场,二章写武舞,三章写文舞,四章写对舞师的怀念。全诗的重点是赞美高大雄武的舞师。《毛诗序》以为该诗是“刺不用贤”,朱熹《诗集传》发挥说:“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誉而实自嘲也。”与诗意不合,显系附会。 ☚ 旄丘 泉水 ☛ 简兮
【注释】①简:通“”。勇武之貌。②方将:即将。 万舞:大舞。 包括武舞和文舞。武舞手持干戚,文舞手持籥翟。③在前上处:在队列前的上头。④硕人:高大的人。这里指舞师。俣俣(yǔ):雄壮英武貌。⑤公庭:公堂前的庭院。⑥执辔:手持马缰。组:编织的丝组。⑦籥(yuè):古乐器。⑧秉翟(dí):手执山雉尾羽。⑨赫:红色。渥(wò):润湿。赭(zhě):赤土。⑩公:指卫君。锡:赐。爵:酒器。(11)榛(zhēn):树名。即榛栗。(12)隰 (xí):低湿地。苓:草名。即卷耳。(13)西方:指周。美人:指舞师。 【鉴赏】这是女孩爱慕舞师之诗。 全诗四章。首章写舞师出场。这位舞师出场亮相,显得威武雄壮。这预示着一场大型“万舞”表演即将开始。此时一轮红日当空高悬,舞师站在队列前方领头的位置之上。二章写表演武舞。这位舞师身材高大,壮美英武,他在公庭跳起了武舞。他的动作苍劲有力犹如猛虎,手执缰绳如同丝组,整齐优美,挥动自如。三章写表演文舞。这位舞师左手握着籥管,右手持着雉羽,动作雍容和谐。表演完毕,他面部赤红若丹。卫君十分欣赏他的舞技,吩咐赐酒嘉奖。四章写女子思念舞师。这位女子观看了这场“万舞”表演,舞师的形象及精湛的舞技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使她萌生出爱慕之情。“山有榛”与“隰有苓”对举正是男女之思的隐语。她久郁心底,深长浓厚的情感不可遏止,思念的话语便脱口而出:“我思念谁呢?就是那西方的美男子。那个美男子,是西方之人。”不用说,这“美人”就是指的那位舞师。这里,“西方美人”“美人西方”虽然只是颠倒词序,而女主人凝目西眺,穷情思远的神态仿佛可见,其意境圆美而情思隽永。 《诗序》说是“刺不用贤也”。意思是说,诗中的舞师本是一位能文善武的贤者,因生在衰世,故只能充当地位卑贱的伶官。但细玩诗意,感到诗中赞美的只是舞师的高超舞技,而无一句暗示他是贤者;流露的只是男女情思而无向往西周盛世之意。因此,这种说法恐难成立。 简兮简兮简兮, 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 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 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 公言锡爵。 山有榛, 隰有苓。 云谁之思? 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 西方之人兮。 庄严盛大啊真英武剽悍,有力的舞士们就要举行万舞。太阳正午的时候,他站在前列的上头。 他身材高大魁梧,在公庭表演万舞。他奔腾跳跃像只老虎,拉着粗硬的马缰就像挥动柔丝一缕。 左手拿着竹笛,右手拿着野鸡尾羽。他面容红润边吹边扭,公爷高兴赐他饮酒。 山上有榛树,水塘生莲花。我想念的是谁啊?想的就是西方那美人。那美人啊,就是那个来自西方善舞的人。 《简兮》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章六句。《诗序》认为写“卫之贤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贤”之作。意思是说,这样能文 (舞) 能武(舞)的贤士,卫侯不知为他安排重要职位,却让他做舞蹈的伶人,是为不能用贤。此说今人多不从。一般认为此诗是赞美并爱慕善于舞蹈的勇士。诗中写卫国公庭上的“万舞”,赞美舞师。万舞为古代大规模舞蹈之一,包含文舞和武舞。文舞用雉羽和籥 (竹笛),武舞用干 (盾) 和戚(斧)。据史料记载,其武舞也,力必如虎,辔必如组,方为称职。其文舞也,籥必左手,翟必右手,乃能如仪。该诗描绘舞师的形象即如此。如诗中“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又“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等句,就是写这样一个英武勇健,高大魁梧、仪表翩翩的能文能武的舞师。形貌动作,极生动逼真。在文学史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士的形象。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真实地抒发了诗人对这位舞师的爱慕和赞美。全诗四章。一章写人物形象出场,时间是中午正当红日高照,舞名为“万舞”,我们的主人公是众舞人的领导者,诗曰他“在前上处”,开篇不凡;二章写武舞场面;三章写他文舞场面;四章诗人情感发展高潮,唱出:“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四句,语意深远,流露真情实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四章慨然遐想,有高乎一世之志。” 简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目睹一位身强力壮的舞师翩翩起舞,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便唱出这首热情奔放的歌,去赞美他。 诗分四章。第一章写舞师领舞队出场的情景。诗一开头便描绘出热闹非凡,引人注目的场面:鼓声咚咚响起,伴着鼓声舞蹈就要开始了。这是集体大型舞蹈,舞者满台,正当红日高照,一片通明的时候。舞师带领着舞者出现在舞队前列的头上。在一片紧锣密鼓声里,在舞队群像之中,突出了舞师的形象。 第二章写舞师表演武舞时的矫健舞姿。舞师身躯高大,体魄健壮,仪表堂堂,给人以雄姿英发的美好印象。继而写他在公庭前施展舞姿:他跳起武舞,手执兵器,模拟作战,像猛虎下山一样,凶猛强劲,力大无比,所向无敌。他手执又粗又硬的马缰,犹如挥动一条柔软的丝带一样轻盈。这就把舞师跳起舞来雄健有力、勇武无前的英雄形象形神逼真地刻画出来。 第三章写武师表演文舞时轻柔的姿态和受到赞赏。舞师舞起文舞时,左手执龠管吹起悠扬动听的乐曲,右手挥动着野鸡翎毛,舒舒缓缓,悠然自得。吹罢舞毕,满面红润,光采照人,如同涂上了一层红色膏脂一般。在座的公爷为之拍手叫绝,赏给他一杯美酒以示祝贺演出成功。 第四章写舞师引起女子的爱恋。女子目睹舞师的表演,产生了爱慕之情。开头以榛起兴,榛生于高山之颠,迎风斗寒,性格坚强;苓生于低湿之地,柔弱娇嫩。前者比喻舞师,后者自我作比,说硬汉应与柔女是好一对,以形象地表达女子对舞师的执著的爱心。继而又以“云谁之思”设问及作答,直接表达对执著舞师的爱意。 这是出自女子之口唱出的恋歌,诗中重点是赞美舞师。诗人对舞师的赞美,是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先是概括写他在锣鼓声中出场亮相;继而写他身材魁梧、堂堂仪表和武舞时“有力如虎”的强劲有力;继而写他文舞时姿态优美动人。而这些都是以直接叙述的方式描绘他刚柔相济,仪表不凡的英雄形象的,尚属正面描写。而公爷拍手叫绝,赏酒祝贺,以及深得女子之爱恋,则是通过他人之行为,从侧面对舞师的美好形象进行了烘托,这就把舞师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有说服力地刻画出来,给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深刻印象。 诗中如虎、如组、如渥赭之比,山有榛、有苓之兴,具体、生动、形象,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引人遐思不尽。 简兮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是一首女子赞美并爱慕善舞勇士的恋歌。此诗采集于周国的邶地,亦即现今河南一带。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些微余光。周代尚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浑沌走向智慧的早期社会,那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生活理想中,对于力量的歌颂和崇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些孔武有力的原始图腾虽然仍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但是,生活中那些展现了人之伟力的活生生的人,也同样为周围的人们所敬佩。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非常低下的生产条件下,只得以狩猎、农耕等方式谋生的人们,更多的是在与大自然的拼搏中才能获得延续生命和种族的权利。在常常进行的野力的厮杀中,他们感到惶惑、振奋和狂热,而一旦胜利,又从中看到了自己民族的锋芒和人格的力量,怎能不为之纵情狂欢? 那些取得了丰硕成果的男人们,都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英雄事迹的不断迭加,又使之神化地屹立于人们心底。“万舞”等原始舞蹈,正是呼应了这个时代的性格而生长起来的酣畅淋漓的艺术形式,而《简兮》则是通过对万舞场景、气氛和内容的描绘而寄托女子的恋情的。 诗的开篇不凡,以第一小节的简括描述,推出一个声色交融的画面。咚咚咚咚的战鼓急促地擂响,剽悍有力的舞士们排列成行。舞蹈虽然还未开始,但是,这种浓烈的气氛已经摄住了人们的心魄。正为我们屏息静气凝神观看之时,诗歌又做了进一步的刻画,用“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展现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太阳高悬中天,酷热直扑大地,但那勇士身处队前,昂首待发,雕像般纹丝不动。虽然我们没有欣赏到他的容貌细节,只是从下一小节中知道他“硕人俣俣”,但这恰恰是诗的长处。诗中跳跃过对细节的琐碎描述,只是塑造出一个英雄的灵魂。诗中的他无形有神,读者心中的他却形神兼备,无数我们最崇敬的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形象。诗的跳跃造成了一定的空白,我们便用想象去填补、去创造,去融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想,于是诗中的勇士更高大,而我们的印象尤其深。这不能不说是神来之笔。 诗的第二小节继续发扬了简约的优点,描写的内容比刚才稍见具体,但仍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余地。诗中写道,雄壮的舞士已经开始舞蹈,他奔腾跳跃如同林中猛虎,手执粗硬的马缰尤如挥撒一条轻盈的丝带。可以想象,他当然不是真的纵马驰骑,而是在激越的擂鼓声中表演作伎。也许那舞士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出色的骑手,造化赋予了他奔驰的骄傲。他可曾中原逐鹿?他可曾林莽挥鞭? 当他在夕阳下满载猎物而归时,可曾用粗嘎的嗓子唱一曲凯歌? 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却又分明感到事事逼真。诗中渲泄出来的人类无坚不摧的豪迈精神,使我们激奋难已,宁愿相信想象到的一切都是真的。舞蹈这时已到高潮,我们的心也已热到沸点,千百年来无数颗自豪的心霎时沟通了。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诗中在充分展现出一种雄浑美之后,又创造了一种轻舒柔和的意境。跟上两小节相比,它的力度也许稍见逊色,但因此刻画出了人物的另一面,使之更完美了。野鸡的尾羽是英雄的象征,籥音悠悠是多情的倾诉。这样刚为魂,柔为情的纠纠男子汉,难怪要引起美丽女子的思恋。 在这里, 我们不必拘泥古词, 设想舞士在作𫊸龙舞后又化为绕指柔姿。他的弄籥摇翟,是搏斗后的小憩,是激荡后的平和,是胜利后的惬意。这种心情,映照在他汗滴未干的赭红色脸庞上,更体现在人们对他的钦佩上。公爷赏他的一杯胜利酒,与其说是出自一个,毋宁说是代表了民族的厚望。这当中洋溢着对人类伟力的赞颂,更蕴含了对人类未来的信心。 诗歌在前三小节描述了舞士“万舞”的全过程之后,在第四小节集中刻画了女子对舞士的爱恋。这种爱恋在前边一直藏而未露,来得未免突兀,给诗的结构造成了不密实的毛病。但是细究其内在联系,还是合情合理的。舞蹈的一招一式都牵动着女子的心,描写舞蹈实际是萌发恋情的铺垫。当舞士的英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她心中时,诗才转由绘景而诉情。第四小节以“山有榛,隰有苓”的起兴开始,诗意优美,用意颇深。榛素以刚强著称,立万仞山冈迎风斗雨; 苓则贴地而生柔润湿嫩; 这简直是活生生的男女双喻。柔女偏爱刚强汉,于是诗中以“云谁之思”这个设问句开始,反复咏叹出女子心中的恋人,就是那个来自西方的善舞男子。此时纯属直抒胸臆,语言来不及半点矫饰,道出了女子不可遏止的白热化的思恋之情。至此,诗中舞士的英雄之举有了一个美丽的归宿,女子的心中升起了一片彩色的虹霓,幸福仍在继续,但诗却终止了。 《简兮》将叙事和抒情有机地融合起来,语言朴实,结构单纯。这些艺术上的特点,与对人类的热情礼赞和女子纯真爱情的倾诉取得了和谐的效果,内容与形式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 《简兮》方将万舞②。瞧他万舞要开场。 日之方中,太阳堂堂当头照, 在前上处③。瞧他领队站前行。 硕人俣俣④,高高个儿好身材, 公庭万舞。公堂前面舞起来。 有力如虎,扮成力士凶如虎, 执辔如组⑤。一把缰绳密密排。 左手执籥⑥,左手拿着管儿吹, 右手秉翟⑦。野鸡毛在右手挥。 赫如渥赭⑧,舞罢脸儿红似染, 公言锡爵⑨。公爷教赏酒满杯。 山有榛,高高榛栗傍山崖, 隰有苓⑩。低田苍耳是谁栽。 云谁之思(11)? 千番百遍将谁想? 西方美人(12)。漂亮人儿西方来。 彼美人兮! 那人儿可真帅呀嗨! 西方之人兮! 打从西方来呀嗨! (采用余冠英译诗) [注释] ①简:通“僴”,威武的姿态。②万舞:古代一种用之于朝廷、宗庙或祭山川的仪式上的舞蹈,规模盛大,由武舞和文舞两类组成。武舞在先,以干(盾)、戚(斧)为道具,用以模拟战争场面;文舞在后,以翟(雉羽)、籥(一种管乐器)为道具,用以模拟翟雉春情。③在前上处:指舞师在前列上头的领舞的位置。④硕:大。俣(yu)俣:形容身体魁梧健美。⑤组:用丝织成的宽带子。⑥籥(yue):古管乐器,似为排箫的前身。⑦翟:雉羽。⑧赫:红润的样子。渥:浸润。赭(zhe):红土。⑨公:指卫君。锡:通“赐”。爵:古代酒器。⑩隰(xi):低湿之地。(11)云:发语词。(12)美人:指舞师。 [赏析] 在卫国公庭的一场万舞表演中,领队的舞师引起了诗人的悦慕,悦慕之情又化作了这首赞美的诗篇。诗中舞师形象的呼之欲出,诗人内心的企恋怅惘,都给作品增添了引人遐想的魅力。 诗共四章。前三章纯用赋法,描写了舞师由出场、表演到最后亮相的全过程。这很有点像现代的电影艺术,通过镜头的渐次推进,将人物形象最终凸现出来。首章是一个远镜头,展示了舞台的全景:太阳当空,灿烂辉煌,万舞阵容,规模盛大。身材魁梧的舞师,就站在前列上头领舞的位置上,他将在这幅壮阔背景的烘托下,表演出有声有色、神采飞扬的一幕。二、三两章,镜头推进:先是舞师带领着舞队,以模拟战争场面的武舞开场;接着,舞队被渐渐隐去,画面上只见舞师手持缰绳,熟练地表演着驾驭战车的舞蹈。那雄健刚劲的舞姿和淋漓顿挫的节奏,不断叩击着观众的心弦。武舞完毕后,便转为文舞。舞师左手拿着长笛似的六孔的籥,右手挥着色彩华丽鲜明的雉羽,悠扬的音乐伴随着潇洒自如的舞步,使人们的观赏心情由激烈而趋于舒缓。正当观众神驰于彼的时候,镜头又慢慢推成了特写;舞师容颜红润,精神焕发,向台下做最后的亮相,脸上透露出成功的喜悦。至此,诗人对舞师的描写已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不难理解,诗人是带着悦慕之情来赞美舞师的技艺和仪容的,而末章“山有榛,隰有苓”的兴句又似乎在向读者暗示自己是一位女性。榛,木名,结实似栗而小;苓,草名,即卷耳。余冠英先生说:“《诗经》里凡称‘山有□,隰有□’而从大树小草对举的往往是隐语,以木喻男,以草喻女,这两句似乎也是这种隐语。”(《诗经选》)这样看来,此诗便和爱情有关了。后四句,诗人正面倾诉了自己的心曲,用笔极为细腻。“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说的是企恋之心;“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则是叹其所居甚远,一别难见,自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怅惘苦涩之情。同时,末二句顶针和回环的修辞手法所造成的语言重复,以及句尾两“兮”字的运用,更是渲染了诗人低回凄婉的心绪,给全诗注入了一种唱叹不尽的韵味,使人一篇咏罢,不觉沉思良久,似乎也随着诗人一起怅然若失。 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①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②有力如虎,执辔如组。③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④赫如渥赭,公言锡爵。⑤ 山有榛,隰有苓。⑥云谁之思?西方美人。⑦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①简:鼓声。《商颂·那》:“奏鼓简简。”与此义同。万舞:公庭舞名,有文舞、武舞两种。②硕人:身躯魁梧的人,此指舞师。俣(yu语)俣:魁梧的样子。③辔:马缰绳。组:丝织带子。④籥(yue跃):古代管乐。翟(di敌):野鸡尾羽。⑤赫:红色。渥赭(zhe 者):涂抹赤土。公:指卫君。锡:通赐。爵:酒器。锡爵,指赏赐一壶酒。⑥榛:榛树。隰(xi 习):低湿之地。苓:甘草。⑦西方美人:指舞师来自西方周邑。 【译文】 鼓声咚咚响,万舞将开场。太阳高高照,舞师排前行。舞师身材高,起舞公庭上。力大如猛虎,缰绳绕丝组。左手握管乐,右手挥鸡尾。满脸透红光,卫公命赏酒。榛树生高山,低地长甘草。要说思念谁?就是西方佬。那位美舞师,就是西方佬。 【集评】 《毛诗序》:“《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宋·朱熹:“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誉实自嘲也。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而意远矣。”(《诗集传》) 清·方玉润:“贤者自伤失位而抒所怀也。《序》、《传》皆言贤者仕于伶官之辞,惟《序》则以为刺不用贤,《传》则以为贤者自作,且有轻世肆志之心,立说各异。姚氏际恒亦主《序》言,以为玩世不恭,何以称贤?必非贤者自作,乃诗人赞美贤者耳。愚观末章,非贤者不能自道其胸臆,余亦未见有玩世不恭意。”(《诗经原始》) 闻一多:“慕舞师也。”(《风诗类钞》) 【总案】 此诗古今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解释,分歧的关键在对“西方美人”的理解上。历史上无论毛《序》的“刺不用贤”说还是朱《传》的“贤者自作”说,都认为“西方美人”是指西周王朝能用贤者的圣明君主。当今学者破除了“以美人喻君主”之说,认为“西方美人”即指那位高大雄壮的舞师,遂凿穿了政治讽刺诗的帷幕,还其情诗的真相。顺便提一句,赁常彬先生提出新解,以为“西方美人”指“卫公”。其说失在未明了卫公乃“衰世之下国”君主,而非“盛际之显王”,实不得以“西方美人”喻之。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前三章极尽铺陈形容之能事,末章忽以细媚淡远之笔作结,情思缈远,神韵绝佳。 简兮 简兮[原文] ☚ 旄丘 泉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