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洪水灾害防治生态措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洪水灾害防治生态措施

洪水灾害防治生态措施

通过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综合考察和评价,为洪水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的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❶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 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❷加强林业建设。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是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
❸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种草,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❹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❺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 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 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江河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 “乔、灌、草相结合; 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 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应尽快退耕还林; 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进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 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发挥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

☚ 水旱灾害综合治理   干旱灾害防治生态措施 ☛
000010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