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筷子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筷子舞

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最初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因以筷子伴舞得名。多在宴会和祭敖包会等喜庆日以男子独舞形式表演。舞者右手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以筷击打肩、手、腰、腿、脚等部位,间以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时而旋转,时而跪下,两肩和腰随之扭动。随着节奏加快,身躯摆动和击筷动作更加快速敏捷,干净利落。技艺高超的艺人表演时,头顶叠碗或燃灯,高潮时间有接扔手帕的动作。有舞蹈动作结束而灯不熄者。伴奏乐器多为笛子、四胡、三弦。基本节奏为2/4拍。解放后改编为男女共同表演的群舞,动作主要在肩、腰和膝盖,很少跳跃动作。

筷子舞

蒙古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最初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 因以筷子伴舞得名。相传贫苦牧民为反抗王爷的剥削压迫和日本侵略者,每逢节日,常以聚餐为名,集会商讨斗争策略。如遇王府管家,便由一人手持筷子或碟、碗等餐具起舞,大家以歌声和乐器伴奏,掩护革命活动。故民间又流传有碟子舞、*盅碗舞等。原为男子独舞, 舞者头顶燃灯一盏, 右手持筷一束,以筷击打肩、手、腰、腿、脚等部位,有时打地,边打边舞,时而旋转,时而跪下,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动作健美,节奏强烈。舞技娴熟者能迅速作完舞蹈动作而灯不熄。解放后改编为男女共同表演的群舞, 搬上舞台。放弃顶灯的形式, 由四男四女集体舞蹈, 间有独舞。男右手持筷一把, 女双手各拿筷一把, 基本动作多保持原有形式, 动作主要在肩、腰和膝盖,很少跳跃动作。1955年曾获内蒙古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逐渐在全国若干地区流传。

筷子舞

186 筷子舞

蒙古族礼仪性民间舞蹈。是草原上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多由男子表演,在席间或宴会后,舞者手持一或两把筷子,边舞边用筷子敲打手、腿、肩、腰等部位,同时还配合以肩部或跪地、下腰等动作。风格粗犷强健,节奏性强。

☚ 马刀舞   盅碗舞 ☛

筷子舞

chopstick dance

筷子舞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兴而起,敲起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后来无论男女老幼都能伴舞。经过加工整理和提高,去掉头顶燃灯,成为舞台上深受群众欢迎的舞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