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等成本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

亦称等值曲线。以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生产资源的不同组合构成相同数量的成本,在坐标图上各组合点连成的线。X1、X2表示两种资源,Px1 、Px2表示两种资源的价格,c表示成本,连接的直线,即为等成本线。等成本线上的各点表明两种生产资源用量的不同组合的总成本都相等。等成本线愈接近原点,总成本数额愈小,离原点愈远,总成本数额愈大。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两种生产资源价格的比率即,因此,又称作“价比线”。随着生产资源价格的改变,等成本线的斜率也会改变。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y相切的切点,表示生产的定产量产品时,成本最低的资源组合。

等成本线图

等成本线

又称“等支出线”。用 一个固定的货币额,能够购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轨迹。表示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购买能力。等成本线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于所要购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的比率和用来购买要素的货币额(总成本额)。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又称“等支出线”,表示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买到的各种要素数量组合的轨迹。它与消费者理论中的预算线相似,但前者涉及企业对投入要素的购买,后者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确定该企业生产某一数量产品所需投入要素组合的最低成本。如图中所示,在XY两种要素构成的要素空间中,CC′为等成本线,表明在CC′线上任何一组X与Y的组合的成本都相等,为一个固定的值,比如C。CC′线与一组等产量曲线P中的P2相切于E,决定了在P2的产量下,X*,Y*的要素投入是成本最低的,为C。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亦称“企业预算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设既定的成本为C,已知劳动(L)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已知资本(K)的价格即利息率为r,据此可以得到成本方程为:C=WL+rK,K=-WL/r+C/r。

等成本线

在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该成本所能购买到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以两种投入要素——劳动(以L代表)和资本(以K代表)为例。假设:一个生产者,其成本为30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这两种生产要素;1单位劳动的价格为5万元,1单位资本的价格为10万元。
图1中,横轴代表劳动的数量,纵轴代表资本的数量。在A点,生产者只购买资本而不购买劳动,300万元可购买30单位资本。在B点,生产者可用100万元购买20单位劳动和用200万元购买20单位资本。在C点,生产者可用200万元购买40单位劳动和用100万元购买10单位资本。在D点,生产者只购买劳动而不购买资本,300万元可购买60单位劳动。AD线即为等成本线,其上的所有各点都代表生产者在既定成本下可能的购买组合。生产者从A点到B点,以及从B点到C点、从C点到D点时,都是增加20单位劳动,同时减少10单位资本,增加1单位劳动可替代1/2单位资本。以ΔL代表劳动的变化量,ΔK代表资本的变化量,PL代表劳动的价格,PK代表资本的价格,增加1单位劳动的投入与所能替代的资本量之比(ΔK/ΔL),即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PL/PK)。可写为:

ΔK/ΔL=PL/PK

图1


图2给出三条等成本线C1、C2、C3,距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表示成本越大。等产量曲线FEG与等成本线C1相切于E点,与等成本线C3相交于F点和G点。切点E是一定产量下使投入要素的成本最小化的组合。在产量既定下,如果选择等成本线C2,其投入要素不足以生产这个产量;如果选择等成本线C3,无论在F点还是在G点,成本都大于C1。只有在切点E,是成本最小化的选择,这称做“最佳投入要素组合”。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是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它是生产者为保持相同的产量,增加某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与减少另一种投入要素数量的比率。它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以MRTSLK代表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PL代表劳动的边际产量,MPK代表资本的边际产量,则:

MRTSLK=ΔK/ΔL=MPL/MPK

图2


在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两条线的斜率相等,即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这表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这是在既定产量下使成本最小化的条件。可写为:

图3给出三条等成本线和三条等产量曲线。每一条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H、I、J),表明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所选择的使成本最小化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劳动和资本的总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移;当产量增加时,等产量曲线亦向右上方移动。每一条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连成的曲线,称为“产量扩展线”。它反映了生产者按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扩大产量的途径。

图3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

表示相等的成本可购买的各种资源投入组合点的轨迹。在等成本线上任何一点所决定的各种资源投入组合,购买它们的成本都是相等的。可用图式表示。假定有两种投入X和Y,其价分列为PX和PY,用于购买资源投入的金额为TC(全部成本),等成本线的代数方程式为

PXX+PYY=TC

用图形表示

☚ 不变成本   等产量线 ☛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

即在两种互相替代配合的生产资源的组合集合中,将成本相同的资源组合点相连而得到的一条线。等成本线是一条直线,在该直线上,所有资源组合所花费和支付的成本均相等。等成本线愈接近原点,表明成本愈低。成本函数是资源最小成本配合问题的目标函数,因此,由成本函数得到的等成本线对解决资源的最佳配合问题极为重要。实际上,等成本线与某条等产量线的切点,恰好就是该产量水平的最佳投入配合方案。

等成本线图示

☚ 等收益线   扩展线 ☛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iso-outlay curve

指的是一定量货币所能购买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线性曲线 它与消费者的预算线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涉及的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购买。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确定了为生产既定量产品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最低成本组合。

☚ 等产量曲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

表示等量成本所购买的两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假定有两种生产要素L和K,等成本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当所有成本都用于购买要素L时,可购买L的数量;等成本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当所有成本都用于购买要素K时,可购买K的数量。在这两点之间的各点表示全部成本可以买到的L和K的各种不同组合。等成本线离原点越远,即位置越高,表示生产者购买要素或投入的支出总额越大。等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成本最小化问题 ☛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

见“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 等产量曲线   最终产品和劳务 ☛
000004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