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笼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笼蜂package bee为便于运输,用特制纱笼暂时饲养的无巢脾蜂群。由于其蜂量以重量计,又称磅蜂。一笼蜂通常有一两千克蜜蜂和一只产卵蜂王。笼蜂用以增加或补强蜂群,直接用于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或为作物授粉。 图1 运输时扎成捆的筒式蜂笼捆的上方,口径较小的是塑料鳍片塞;捆的下部,口径较大的是金属环塞 图2 蜂笼结构图 1.饲料罐; 2.顶板;3.抖入蜜蜂和安放饲料罐的入口;4.王笼; 5.铁纱; 6.底板 笼蜂装运 在装笼之前,先将蜂王捉入王笼内,同时捉五六只哺育蜂,将王笼挂在蜂笼顶板的圆洞旁。然后按预定规格重量抖蜂。抖蜂方法有二:一种是采用带隔王栅的箱式漏斗,即先将蜜蜂全抖落到箱式漏斗里,然后再分装蜂笼;另一种是将蜜蜂从巢脾上抖入圆形大漏斗直接装入蜂笼里。操作时,先找有蜂王的脾放置一边,然后根据经验判断符合需要的重量抖蜂。也可用塑料袋代替漏斗。抖蜂装笼宜在清晨蜜蜂出巢采集前进行,或在非流蜜期的傍晚进行,以免减少笼蜂的有效运输量或引起盗蜂。此后,放进饲料罐(筒)和饲料;空运笼蜂只能用炼糖作饲料,用量以1.5~2千克的笼蜂每昼夜消耗饲料100克计算。再钉以笼盖。筒式蜂笼采用琼脂(10克)、蔗糖(1.4升)和水(1.66升)配制的胶状饲料,放在易拉罐饲料筒内,先捆扎在“Z”形铁纱上,然后再往里抖蜂。在蜂笼的标签上写明购蜂单位、蜜蜂净重、饲料数量及售蜂单位。在起运之前,长方形蜂笼可用竹木板条钉连,空运以3笼为一个单位。纱窗相对,笼间距离70~100毫米,以利通风。笼蜂起运前及途中,若气温低于10℃或遇雨天,须用篷布遮盖;气温高于25℃时,应将笼蜂放于阴凉通风处,并及时喂水。喧闹的笼蜂可适当喷以冷水。(彩图46) 笼蜂过箱 笼蜂宜在当地第1个主要流蜜期前60天左右运到,事前备好蜂箱、蜜粉脾和空脾。蜂箱先排列在养蜂场上,每箱放四五框巢脾,其中有一两框蜜粉脾,无蜜粉脾可补喂蛋白质饲料。箱内空出一侧。笼蜂抵达时,如气温高于15℃,笼内蜜蜂不安定,附近又无蜜源,先将笼蜂放于通风阴凉的暗室内,待气温降低或傍晚时进行过箱,避免发生盗蜂和偏集现象。气温在10℃以下时即可过箱,步骤是将笼蜂放入蜂箱空的一侧,取出饲料罐(筒)和王笼,打开王笼出入口,将王笼夹于两巢脾之间;打开蜂笼的一侧铁纱,让蜜蜂爬上巢脾;盖好盖布、纱盖和箱盖。次日,取出蜂笼和王笼。过箱后按当地季节、条件进行管理,早春气温低,须加强箱内保温,箱外用草帘和塑料薄膜覆盖。必须注意饲喂,直至外界蜜粉源可供自给时为止。过箱四五天后检查蜂群,发现失王或蜂王不产卵的蜂群,应及时用储备蜂王补入或换出。过箱后已恢复产卵的笼蜂群,在幼虫未封盖前治蜂螨一两次。过箱20天,如出现蜂少脾多现象,应调整蜂巢,加强保温或奖饲,促进蜂群迅速发展成强群。 笼蜂饲养方式 根据生产需要,可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饲养笼蜂:❶每年春季从亚热带购入笼蜂在北温带饲养,采完秋季最后的蜜源以后,杀死蜜蜂,以减少越冬饲料损耗及保温物和劳动力的开支,增加商品蜜的产量。 ❷北方春季购入的笼蜂,采完秋季蜜源以后,再以笼蜂运回亚热带地区繁殖。 ❸为了采集早期蜜源,利用笼蜂补强越冬群。 ❹运输强群时,为了确保安全,起运前将强群中的蜜蜂分出一部分,改用笼蜂形式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合并回原群,或用以补充弱群。 笼蜂package bees以重量为单位出售的笼装蜜蜂。一般每笼蜂附带一只新产卵的蜂王,而仅作为增强原有蜂群实力用的笼蜂,可以不提供蜂王。能生产笼蜂的区域只限于那些常年都有连续不断蜜源的温暖地区。这些地方春天来得早,蜂群繁殖发展快,及时提供笼蜂,可大大减轻寒冷地区为蜂群越冬所花费的开支和工作量,对促进这些地区的养蜂生产具有很大意义。美国是最早发展专业性笼蜂生产的国家,他们的笼蜂是以磅作为计量单位,所以也称为磅蜂。通常有2磅、3磅、4磅和5磅装等规格,供不同生产目的养蜂者的选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