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五节 水利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五节 水利建设 第五节 水利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历史悠久,是我国大型的古老灌区之一。早在秦代,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于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领兵10万沿黄河两岸屯垦,在宁夏平原修建了今日秦渠和汉延渠。西汉时,汉武帝刘彻继承和发展了秦代的垦殖事业,更大规模地兴建了汉渠、光禄(即现今唐徕渠的前身)、美丽、七星以及现今已淹没的御史、尚书等渠。秦汉两代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引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灌溉事业得以发展。现今的卫宁灌区,历史上在元代兴建了美丽、太平渠;明代兴建了旧北、羚羊角、羚羊寿、羚羊夹、七星、柳青、通济、新生、中济、丰乐渠;清代兴建了新北(中卫)、复盛、新北(中宁)、康滩、大滩、李滩、孔滩、田滩、黄羊滩、长永渠。现青铜峡河东灌区,清代兴建了天水渠。现青铜峡河西灌区,清代兴建了大清、惠农、昌润、滂渠、永惠、永润、西宫、东宫、秦宁渠。现陶乐灌区,清代兴建了利民、惠民渠。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灌区渠道设施破损简陋,引水能力低下,并无排水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到1949年,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灌溉面积仅12.8万公顷。 ☚ (三)农机化服务体系 一、建设历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