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二课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二课堂dì-èr kètáng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及其场所。 第二课堂dì-èr kètáng泛指常规教育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形式。 第二课堂dì'èrkètáng泛指常规教育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形式。 第二课堂dì'èr kètáng最初指中小学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活动场所。现有时可单指活动,也不限于中小学。例如:“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县教育部门从教改入手,狠抓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先后建立了4级教育网,开展了第二课堂等,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共为大中专输送人才1万余人。”(《经济参考报》1991.4.13)“这个县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县、乡、村办的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心被称为“第二课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光明日报》1991.5.25) 第二课堂dì-èrkètánɡ❶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dì-èr kètánɡ❶有组织的、有益的课外活动。正规课堂之外活动的统称。 ☚ 第二代身份证 第二世界 ☛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dier ketang参见课外活动部分的“第二课堂”条目。 ☚ 课外活动 第二渠道 ☛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dier ketang泛指近年来出现的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一个新概念,也有人称之为第二渠道。它多指通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条件,传递各种信息,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有的学者认为: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教学工作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课堂教学以传递书本中的昔时信息为主,是传递信息的第一渠道;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以传递广播、电视、录音、录象、报刊等的即时信息为主,可称为第二渠道。第二渠道(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它本身独特的效能。它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创造力的开发,对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有重要作用。它不同于课堂教学,其特点有: ☚ 课外活动 第二渠道 ☛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Dier ketang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之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由参加的学习活动。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相平行,又称第二渠道。它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条件,如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电视、电影以及各种课外书籍,传递各种信息,让学生获得各种新的知识。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是: ☚ 观摩教学 开放课堂 ☛ 第二课堂亦称“第二渠道”。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主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参与部分科研等,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条件,如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电视、电影以及各种课外书籍,传播各种信息,使学员获得各种新的知识。它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科技期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1984年创刊。半月刊,32开本,邮局发行。现有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种版本。该刊旨在开发青少年智力,启迪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辟有小发明、万老师答疑、在校报班刊上、兴趣小组之页、辅导员手记、游艺宫、走向社会、成才之路、种养园地等栏目,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 湖南医学 湖南审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