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文麿
日本首相(1937~1939,1940~1941)。侵华祸首之一。1919年随西园寺公望参加巴黎和会。1920年起任贵族院议员,1933年起任贵族院议长,与军部接近。后曾两度出任日本首相。首相任内,于1937年7月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扩大侵华战争。他发表“建设东亚新秩序”宣言和诱胁蒋介石投降的“近卫声明”。1940年9月,与德、意签订了“三国轴心协定”;对内颁布“国家总动员法”,组织“大政翼赞会”,建立法西斯体制。日本投降后,被列为甲级战犯,畏罪自杀。
近卫文麿1891—1945
东京都人。1917年京都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入内务省工作。1926年曾任大礼官,主持了昭和天皇裕仁的即位典礼。1933年任贵族院议长。1937年6月出任内阁总理大臣,7月7日发动侵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同年9月在国内开展所谓“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加强了法西斯统治。1938年一年中,连续发表了三次对华声明,对蒋介石、汪精卫进行迫降和诱降。同年7月,还对苏联哈桑湖地区发动试探性进攻。1940年9月,与德、意签订了侵略性的“三国轴心协定”,1941年7月, 日本开始向东南亚扩张。他亲自组织“大政翼政赞会”,建立法西斯“新体制”。日本投降后,曾任东久迩内阁副首相。1945年12月16日被美国占领军定为甲级战犯时,畏罪服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