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进口代替阶段1973年至80年代初期,台湾省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以代替进口的阶段。因在第一次进口代替阶段之后,故称第二次进口代替阶段。1973年前后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新兴开发国家的竞争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台湾经济的发展;岛内前期出口扩张阶段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劳力不足和工资上涨的现象,工业亟待升级。台湾国民党当局兼采内向及外向的发展策略,以各种奖励措施鼓励外销、鼓励发展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鼓励发展耗能较少的资讯、电子等策略性工业,以期代替进口, 自给岛内所需原料,并力求提高技术,节约能源。本阶段内工业增长率年平均达9.8%,工业结构趋向重化工业形态,1982年轻工业比重为43.1%,重化工业则升至56.9%,逐渐建立起重化工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