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三次反共高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3年3月蒋介石抛出《中国之命运》,5月又利用共产国际解散之机,指使特务假冒民众团体名义,叫嚣“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集结六十万大军,妄图九路闪击延安。同时准备对华北、华中八路军、新四军发动进攻。7月4日和6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分别致电胡宗南、蒋介石,严正抗议国民党军队进犯陕甘宁边区的挑衅活动。9日延安各界群众三万余人召开紧急动员大会,向全国发出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通电。同时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充分的自卫准备。在解放区人民强烈抗议和全国进步人士及国际舆论的反对下,国民党顽固派被迫停止第三次反共高潮。 第三次反共高潮 第三次反共高潮Disanci fangong gaochao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企图消灭中共抗日武装力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件。1943年3月,由陶希圣执笔以蒋介石名义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公开宣扬“准备于两年内决定命运”,暗示两年内要消灭共产党。6月,国民党利用共产国际解散的时机,狂叫“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特区”。6月18日,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到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并调动驻守河防的一部分军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操纵的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通过了反共决议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一系列反共活动,中国共产党予以坚决回击。7月4日和6日,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分别致电胡宗南和蒋介石,严正抗议国民党军队进犯陕甘宁边区的反共活动。9日,延安各界群众3万余人举行紧急动员大会,发出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通电。董必武退出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以示抗议。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八路军打退向冀鲁豫和鲁南进犯的顽军庞炳勋、李仙洲等部,新四军全歼了进犯淮北解放区的韩德勤部,陕甘宁边区八路军打退顽军先头部队的挑衅,并从华北敌后调主力一部增援陕甘宁边区。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及时揭露,解放区军民积极动员起来准备保卫边区,加上全国人民、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的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到7月,第三次反共高潮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之前就被制止了。 ☚ 皖南事变 大生产运动 ☛ 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春季至秋季,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并乘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大造舆论要“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特区”;同时调集大量河防部队准备进击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提出抗议,组织宣传反击,同时在军事上也作好了充分准备。国民党顽固派被迫停止了这次大规模的反共磨擦。 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于1943年3月抛出了《中国之命运》,鼓吹法西斯主义,叫嚣反共;接着,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叫嚣“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同时,命令其军队进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并于6月间,调动其驻守黄河河防部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反顽斗争的一贯方针,决定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反击。 《解放日报》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资料,揭露和批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内战的阴谋,严厉驳斥了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诬蔑。驻守延安的五个旅也开往前线,严阵以待。这样,使蒋介石不得不停止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进攻,因此,第三次反共高潮还没有发展成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就被制止了。 第三次反共高潮 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法西斯理论,大力宣扬封建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诬蔑解放区和人民军队。掀起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6月,趁共产国际解散之际,叫嚣要解散共产党。中旬,又调集驻黄河两岸的六个师,会同原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准备“闪击”延安。7月9日,延安人民举行3万人大会,号召制止内战,保卫边区。在当时全国人民、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的反对下,终于使国民党顽固派处于孤立地位,致使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围剿” 红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