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成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成就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吉林省农村经济十分落后,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仅有459万吨,人均农业产值不到百元。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前3年,由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和采取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以较快恢复和发展。这一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6.6%的速度递增。1956年开始的农业高级合作化运动,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没能很好地起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作用,接着而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年自然灾害,以及后来的10年“文化大革命”,多次给农业生产造成挫折,使农业生产长期处于波动徘徊之中,发展缓慢,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日益突出。到1978年农业总产值为37.8亿元,比1956年增长1.1倍,年仅平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81.7元,相当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开展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的普遍落实,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开创了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的新时期。省委、省政府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调整了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本着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当集中的原则,重点建设了松辽平原的商品粮基地,还建设了林业基地、牧业基地和经济作物基地及特产基地,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在增加农业资金和物质投入的同时,大力推广农畜优良品种、新的农作物栽培和畜禽饲养技术、科学合理施肥、地膜覆盖、农业机械等大批新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方面显现出很大作用。1985年全省调整了农副产品统派购政策,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允许农民经销粮食,搞长途贩运,扩大生产者的经营自主权。又先后几次提高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逐步放开价格,扩大农副产品流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随着农业的全面发展,农村工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村商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并已发展成为吉林农村的又一个经济支柱。
改革10多年来,结束了全省农业多年徘徊的局面,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粮食生产不断登上新台阶,农业生产领域拓宽,商品生产活跃,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经济实力增强。1990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22.2亿元,比1978年增长2倍多,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6.4%,大大快于1949—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3.7%的速度;粮食产量增长1.2倍,平均每年增长6.9%,比改革前29年平均递增2.4%的速度高4.5个百分点。改革已使吉林农村经济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由单一农业生产格局向农工商综合经营方向转变。现在,农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温饱生活已经实现,农村经济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
000170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