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分区概况
根据国务院(79)142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指示精神,山东省农业区划工作于1980年3月全面展开,1982年5月《山东省综合农业区划》定稿。之后,有关部门对部分区域又作了一些调整,其中为适应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将原“渤海农牧渔区”更名为“黄河三角洲农牧渔区”,并将所辖“潍北粮牧渔区”二级区划归胶济农业区,命名为“潍北棉牧渔区”,其他二级区个别的也有改动。
山东省农业区的划分是按以下几条原则进行的:
❶农业生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方面,重点依据地貌、气候以及水土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方面,重点依据生产技术水平;
❷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主要指农业生产结构和部门内部结构;
❸农业生产中关键性问题及主要措施的相对一致性。主要指主要技术改造和增产增收措施;
❹保持行政区界的一定完整性。农业区界一级区不打破县界,二级区不打破乡(镇)界。
农业区分为一级和二级农业区。一级区着重反映农业结构,即农、林、牧、副、渔的结构特点及农业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共同性。一级区的命名,采用地理方位和农、林、牧、副、渔结构两段命名法,农业结构按主次关系顺序排列,以体现应着重发展的部门。二级区着重反映种植业内部结构(粮、棉、油、烟、果、菜等)和林、牧、渔业的构成,以及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共同性。全省划分为8个一级区、30个二级区,见表3-1-1。
表3-1-1 山东省综合农业区划分区系统
一 级 区 | 二 级 区 |
胶东农林渔区 | 蓬龙莱粮油渔区 福莱粮油林区 文荣牟油粮林渔区 青岛粮菜林渔区 日照胶南粮油林渔区 |
黄河三角洲农牧渔区 | 河口林牧渔区 沾化利津粮牧渔区 无棣农牧渔区 |
鲁北农林牧区 | 乐陵庆云粮棉枣区 德聊棉林牧区 |
一 级 区 | 二 级 区 |
鲁北农林牧区 | 茌禹粮棉林牧区 鲁北沿黄菜油林牧区 |
鲁西农林牧区 | 东明鄄城农林牧区 郓菏梁农牧区 曹单汶棉林牧区 |
湖东农渔区 | 泰莱肥宁粮菜区 曲兖邹滕粮菜区 南四湖粮渔区 临郯苍粮渔区 |
(续)一 级 区 | 二 级 区 | 胶济农业区 | 胶莱粮棉区 潍中粮烟区 潍北棉牧渔区 济南淄博粮菜区 | 鲁中南林农牧区 | 潍南林粮烟区 泰山林粮区 |
一 级 区 | 二 级 区 | 鲁中南林农牧区 | 沂沭粮油林区 沂蒙林油牧区 抱犊崮林粮牧区 | 海洋渔业区 | 渤海增养殖区 黄海增养殖捕捞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