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中国北京古建筑。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北地安门大街,南鼓北钟,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全城报时中心,1924年停止报时。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现址上重建,不久钟楼遭火焚毁,清乾隆十年(1745)再次重建。改为砖石结构,通高47.9 m,内部东侧有石台阶75级可达2楼,报时钟高悬于此,原为铁钟,明永乐十八年铸造,高约4.2 m,直径2.4 m,厚0.17 m,重约25 t,后因声音不够洪亮,用铸铜钟替换下来,铜钟高5.4 m,直径3.4 m,厚0.27 m,重42 t。鼓楼为一单体木结构建筑,通高46.7 m,更鼓置于2楼,原有大鼓1面、小鼓24面,大鼓直径1.5 m,是用整张牛皮制成,鼓高2.22 m,现仅存大鼓1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