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铭 笔铭昔在上古(1),结绳而誓(2)。降及后载(3),易以书契(4)。书契之兴,兴自颉皇(5)。肇建一体(6),浸遂繁昌(7)。弥纶群事(8),通远达幽。垂训纪典(9),匪笔靡修(10)。实为心尽,臧否斯由(11)。厥美弘大(12),置类鲜俦(13)。德兴之著,惟道是扬。苟逞其违,祸亦无方。 【注释】 (1)上古:远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 (2)结绳:文字产生以前的一种记事方法。用绳打结,以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绳结标记不同事件。誓:约誓。《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集解》引《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3)后载:后代。 (4)易:更换。书契:犹言文字。《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 (5)颉皇:即仓颉,一作苍颉。传为始创汉字的人。见《荀子·解蔽》、《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君守》。《史记》据《世本》说是黄帝时史官。文字是在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独创。仓颉可能是统一和整理文字的一个著名人物。 (6)肇(zhao):开始。 (7)浸:渐近。 (8)弥纶:包罗,统括。 (9)垂训:留给后人训诫。纪典:记载重大的仪节。 (10)匪:通“非”。靡:无。 (11)臧(zang)否(pi):善恶,得失。斯:此。 (12)厥:其。弘大:宏大。 (13)鲜:少。俦(chong):同辈,伴侣。 【译文】 从前,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结绳进行约誓。到了后代,换成了文字。文字的产生,产生自仓颉。开始创建文字的一部分,便渐渐地繁荣昌盛起来。它能记载所有事情,并能通行到远方和偏僻的地方。留给后人的训诫,记载重大的典礼,没有笔是办不到的。它实为人们智慧的杰出产物,善恶得失由它记载。它的美是宏大的,各种东西很难和它相比。道德的兴盛由它记载,惟有真理它才宣扬。如果违反了这点,祸也不知从哪里来。 ☚ 傅巽 卞兰 ☛
笔铭 笔铭在平世则策功龟图(1),在乱世则效劳麟史(2)。今圣明时,维天子使(3)。毋曲以枉民生(4),毋谄以事权贵。书谏纸则犯而不欺(5),釐史册则直而不讳。(6)。设不遇时(7),卷而怀之(8)。南山可移,茂林之草不可为。 【注释】 (1)策功:纪功于简策,即史书。龟图:即龟龙之图。即《洛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二者都是神物。二物出现在盛世,因而是盛世的标志。 (2)麟史:指《春秋》。孔子作《春秋》至获麟绝笔,故《春秋》又称麟史。此泛指史书。 (3)维:作语助,用于句首或句中。 (4)民生:人民的生计。 (5)犯:触犯。这是指触犯皇帝。 (6)釐(li):订正。 (7)设:假如,假使。 (8)卷而怀之:出自《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正义》:“包曰:‘卷而怀,谓不与时政’”。 【译文】 在太平的时代就建立功绩,记载在史书上;在乱世则建立功劳,记载在史书上。现在是圣明的时代,听从天子的使用。不要邪曲来坑害老百姓,不要谄媚来讨好权贵。写谏诤的奏疏则冒犯皇帝,但不欺骗皇帝,写史书则正直而不隐讳。假如没有遇到好时候,就不参与时政,而是归隐。终南山可以移动,但无论如何,不能做茂密树林中的一颗草,没有骨气。 ☚ 王迈 镜铭 ☛
笔铭 笔铭结绳而有鸟迹(1),鸟迹熄而中山之用溢(2)。呜呼!其文有余而质则否者耶(3)?静而不能藏,动而不能久者耶?然犹能亲荐绅而远甲胄(4)。彼治天下者,尚以为功之首也。 【注释】 (1)结绳:用绳子打结以记事。是文字产生前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鸟迹:形似鸟迹的文字。比如篆书即称鸟篆。 (2)中山:中山狼。指毛笔,毛笔的一种叫狼毫,实际上是由黄鼠狼毛制成,并不是由狼毛制成。 (3)否(pi):恶。 (4)荐绅:同“搢绅”。旧时官宦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甲胄:铠甲和头盔。 【译文】 由结绳记事到有了像鸟迹的文字。像鸟迹的文字消失后,毛笔的使用泛滥了。啊呀!难道是它的文采有余而它的质地恶劣吗?是静不能藏,而动又不能久吗?但是它还能亲近当官的而远离当兵的。那些治理天下的人,还认为它立了头功呢。 ☚ 纸铭 冯从吾 ☛
笔铭 笔铭为星为燐(1),于尔分畛(2)。为枭为麟(3),于尔传真(4)。吁嗟乎,吾惧鬼神。 【注释】 (1)燐:燐火,俗称鬼火。忽隐忽现的青色野火。是由磷质遇空气发光燃烧而成。 (2)畛(zhen):界限。 (3)枭:鸟名,俗称猫头鹰。旧传枭食母,故以喻恶人。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 (4)传真:写真。 【译文】 是成为星星,还是成为燐火,在你这里分界;是成为凶恶的猫头鹰,还是成为祥瑞的麒麟,在你这里写真。啊!我怕鬼神。 ☚ 王夫之 墨铭 ☛ 000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