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竹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竹黄1997竹子外皮以内的部分。湘语。湖南长沙〖〗。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枝葉 > 竹黄
竹黄  zhúhuáng

亦稱“竹膏”、“天竹黄”。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因其爲竹内所生黄色物,故稱。不規則塊狀或片狀,表面柿黄色、乳白色、灰白色相雜。主治熱病,神昏譫妄,中風痰迷不語,小兒驚風抽搐,癲癇。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木部·竹葉》:“蜀本《圖經》云:竹節間黄白者,名竹黄。”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四·竹黄》:“〔釋名〕竹膏。按吳僧贊寧云:竹黄生南海鏞竹中。此竹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療疾。”

竹黄【同义】总目录


竹黄竹膏

竹黄

药名。见《本草纲目》。即天竺黄,详该条。

竹黄

竹黄

中国史籍所见西域物产。《本草纲目》卷37引马志曰: 天竺黄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人多烧诸骨及葛粉等杂之。

☚ 天竺桂   干陀木皮 ☛

竹黄zhú huáng

《本草纲目》木部第 37卷天竹黄(14)。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别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竹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性味】甘,寒。
❶《日华子本草》:“平。”
❷《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❸《本草正》:“味甘辛,性凉。”
❹《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胆经。
❶《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❷《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❶《蜀本草》:“制药毒发热。”
❷《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杵及痫痰。”
❸《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❹《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
❺《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入丸、散。

竹黄zhúhuáng

天竺黄之简称。详该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