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種類 > 竹筆 竹筆 zhúbǐ 亦稱“𥶐”、“竹錐”。筆之一種。因筆心以竹爲材,故稱。取竹之一端劈絲硾輭加以整修即成。筆性硬挺,可書寫大字,情趣有别于動物毛筆。據傳晉人王羲之擅用竹筆作書。南朝梁·顧野王《玉篇·竹部》:“𥶐,竹筆也。”唐·劉言史《送婆羅門歸本國》詩:“刹利王孫字迦攝,竹錐横寫叱蘿經。”宋·馬永卿《嬾真子録》:“蒙恬造筆。古非無筆,但用兔毛自恬始耳。古筆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笔。故字從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至恬乃以兔毫,故《毛穎傳》備載之。” 竹筆以竹絲為材所製之筆。蓋係毛筆創製前之書寫工具之一。晉代書家尚有用此種筆作書者。米芾《筆史》 曰: “晉右將軍會稽内史王羲之 〈行書帖〉 真迹……是竹絲乾筆所書。”陳槱《負暄野録》曰:“吴俗近日却有用竹絲者,往往以法揉製,使就揮染。”而今時用。現所見竹筆乃將竹之一端破細,以槌叩柔,製成筆形,藉以表現粗獷點畫,能獲毛筆難得之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