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濬 杜濬1611—1687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黄岗(今属湖北)人。崇祯时太学生。少负才名,慨然有用世之志。后见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朝政紊乱,遂绝意仕进。明亡,隐居南京鸡鸣山,以文章气节自励。生活贫困,常至断炊,又无钱付房租,其友人王东皋欲代为申请免征“房号银”(当时官绅可免付房租),因耻居官绅之列,坚决拒绝。闻孙枝蔚将应博学鸿词之举,又致书劝其勿作“两截人”。其诗师法杜甫,贵真,贵质,强调诗格与人格统一。风格沉郁顿挫,往往借题发挥,寓托爱国之情。尤长五律。有《变雅堂集》。 ☚ 黄宗羲 贺贻孙 ☛ 杜濬 杜濬1611—1687原名绍先,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冈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副榜。入清不仕。有《变雅堂集》。《清史稿》有传。汪士钥编有《杜茶村先生年谱》,附于民国刊本《黄冈二处士集》。濬侨寓江南上元(今南京)四十年,诗名振大江南北,慕名者踵至,多谢绝之,雅不欲以文人自命。家贫,江、扬间达官富商争邀迎,而不屑交接。殁于扬州。后人为辑《变雅堂遗集》,附词一卷,一名《扫花词》,有光绪中刻本。 ☚ 吴景旭 宫伟镠 ☛ 杜濬 杜濬1611—1687本名绍先,字于皇,号茶邨。黄冈(今属湖北)人。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副贡生。少怀壮志,中年历经战乱,避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四十年。入清,绝意仕途,隐居鸡鸣山右,刻意为诗,十分贫困,至数日不能举火。慕其诗名者踵至,多谢绝之。钱谦益访之,闭门不纳。濬目睹明、清易代巨变,又以文章气节自励,故其诗多摅写亡国之痛和表现其淡于名利、安贫自守之情怀。如:“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荫。”(《古树》)诗中借树自喻,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决不更改。其他如《遭跌伤甚秋水惕斋枉问赋谢》、《归来》、《至清江浦》、《清明客瓜渚作》都是这类作品。其诗中还有一些描写时世风俗作品,是珍贵的社会史料,如《初闻镫船鼓吹歌》写南京秦淮灯船之盛,明末作于北京的《竹枝辞》十八首,写北京民俗,亲切有味。长于五律,专学杜甫秦州、夔州时五律,沉郁顿挫,思力深厚,如:“星火梦瓜州,灯时得胜游。难逢今夕月,复此大江流。碧浸三山影,烟含万古愁。夜深谁击楫,吾道在渔舟。”(《元夕江楼看月》)风格沉雄悲壮,善于融情于景。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于时贤多有訾议,独许濬之五律,称为“诗圣”。有《变雅堂集》。《清史稿》卷五○一、《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 徐夜 冒襄 ☛ 变雅堂文集/变雅堂文录 ☚ 黄梨州文集 变雅堂文集 ☛ 杜濬1611~1687Du Junpoet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Bianya Hall,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