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章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章鱼

 

葛饰螙庵


 龙宫曾赐紫袈裟,手挂念珠珠有瑕。
 波底对明双眼目,藻边举结八趺跏。
 春风波暖贝为艇,秋雨夜寒壶作家。
 身在俎头何罪业,钵中犹捧玉莲花。


 《章鱼》一诗为葛饰螙 (du,蠹) 庵所作。成诗于日本江户时期 (1600—1868)。
 自公元1543年三名葡萄牙人乘船遇风在九州登岛始,洋枪火药、基督耶稣接踵而至。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意识冲击着日本的社会生活。虽然德川幕府曾一度禁教、禁书,实行锁国,扼制西学发展,造成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终究挡不住这股汹涌的洪流。日本人的思想活跃起来。早在室町(1336—1573) 末期地位已显著下降的佛教受到了冲击,早已传入日本的儒教也开始被重新认识。如日本的佐久间象山在盛赞“西洋所发明的许多学术、要皆实理,只足以资吾学” 的同时,也宣称 “为学之方,一以程朱为准,将以居敬而穷理”。程朱理学受到重视,摆脱了久为禅僧控制的局面,从寺院中解放出来。甚至一些禅僧也背离了佛教而谋求儒教独立。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如江户“江湖社”、大阪“混沌社”为代表的诗人。他们提倡以宋诗为范,崇尚陆放翁、范石湖、杨诚斋等人的诗风。葛饰螙庵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葛饰螙庵(1739—1784),名张,字子琴,通称葛子琴。提倡宋诗,是“混沌社”代表诗人。为人诙谐、爽朗、有情趣。《章鱼》一诗使可见其风格一斑。这首诗是他许多咏物中的一首,借章鱼,讽刺了无所事事、无所建树的懒和尚。
 且看首联,写章鱼红紫色的外皮,就像是披着从龙宫受赐而来的紫袈裟。章鱼头下长着八腕,腕上排布着一个个圆形的吸盘,就好像是和尚手中的串串念珠。只可惜,这些念珠上都沾上了肮脏的瑕班。此联,描绘章鱼外观,色彩、形状历历在目,运用十分巧妙的比喻,一字不显地把章鱼的特征勾画出来。
 颔联,写章鱼在水下游动时圆睁着双目,偶尔也会在水草边盘结八腕小憩,就好像和尚盘腿坐法的趺跏坐。此联,描绘章鱼在水中的动作。动时,双眼目对明;静时,跌跏坐软草。动静结合,维妙维肖。
 颈联,写章鱼的生活习惯。春风送暖时,章鱼产卵于螺壳之中;秋雨夜寒时,穴居沙底之下,误把渔民放下捕捞它们的木盒也当作是家。于是无根无基、侥幸附于人、苟且懒惰之貌跃然纸上。
 尾联,写章鱼的一生结局。它被渔人捕获,送入厨房,凄惨地置身于砧板上就要被厨刀宰割,此时,试问章鱼,可否明白自己究竟犯什么罪孽而导致这种结局的呢?还未来得及想明白,章鱼早已成为盘中一道佳肴,雪白的卷曲的鱼肉恰似佛家至奉的玉莲花。此联,流露出作者对章鱼这种结局的讽刺,以嘲代骂,尖锐犀利。
 全诗题为《章鱼》,却句句不着“鱼”字。初读来,句句是个“僧”字。你看,袈裟、念珠、趺跏、罪业、钵、玉莲花,事事皆关僧字。而且,有瑕之珠、趺跏之态、春暖苟且、秋寒避缩、懵懵懂懂、冥顽穿凿,又明明是个惫懒糊涂之僧。若按题目再读,又觉得句句是个“鱼”字,句句在设喻作比。但细究起来,这“以此物比彼物”之中,究竟何为此物?何为彼物?是以僧喻鱼,还是以鱼喻僧?究来诘去,竟有庄生蝴蝶般迷离。在迷离之中有一点是十分清晰的,这便是葛子琴状章鱼的笔法实在高妙,讽庸僧的手段确乎超绝。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是貌其本荣,得其物理,而宋代诗歌尤讲究以文为诗、以理入诗、开卷了然。明代唐志契说:“或问山水何性情之有?不知山性即止而情态则面面生动,水性虽流而情状则浪浪具形……岂独山水,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若含蕊舒叶,若披枝行干,虽一花而或含笑,或大放或背面,或将谢或未谢,但有生化之意。画写意者,正在此著精神。”山水花草如是,章鱼也理应如此。《章鱼》一诗,正是作者因章鱼本身的特点变化和特定的情感观念相呼应而产生的。这其中又揉合进作者本人开朗活泼的个性,自然也就令读者阅毕或忍俊不禁或拍案叫绝了。它也令我们联想到作者把崇尚的杨诚斋的诗《檄风伯》: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溯流更着打头风,发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这首诗读来幽默风趣,以壁比恶虎,以滩喻雷公,风伯能通人语,柳荻亦俱精神。这首诗与《章鱼》的风格笔法何其相似!葛子琴真不愧为提倡以宋诗为范的积极实践者。
 《章鱼》一诗又是日本知识分子无常观与求新精神的写照。日本名著《平家物语》一书开头是:“祇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沙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只如春夜一梦;强梁者终败亡,恰似风前尘土。”这种无常观与不断地自我否定的精神,形成了日本人的一种传统。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抛弃一切旧的、过时的东西。即使是对于曾写入《十七条宪法》,被奉为国教的佛教,葛子琴也敢于抨击与嘲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与进步。

章鱼zhāngyú

软体动物,有8条带吸盘的长足,有的体内有墨囊,生活在海洋中。
★徽章 奖章 文章 勋章 出口成章 顺理成章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頭足 > 章魚
章魚  zhāngyú

亦稱“章舉”、“𩸔魚”、“紅舉”。體囊狀,短小,分頭及軀幹兩部,無骨骼。皮内有含色素小胞,故時時變换體色。產海中。晝伏礁石之下,夜則出游捕食。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章舉馬甲柱,鬭以怪自呈。”王伯大注:“章舉有八腳,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章魚》:“[釋名]章舉,𩸔魚……時珍曰:‘章魚生南海,形如烏賊而大,八足,身上有肉。閩、粤人多采鮮者,姜、醋食之,味如水母。’”《閩書·石距》:“章魚,一名紅舉。味更珍好。”

章鱼【同义】总目录


望潮章鱼章拒𩸔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螺类:螺(螺蛳;田~;钉~;骨~;豆~;法~;红~;蝾~;泥~;沼~) 蛳
蜗牛:蜗(山蜗;山蜗蠃) 牛(水牛;瓜牛;蠡牛;小牛螺;土牛儿) 陵螺 黄犊(黄犊舍) 蚹蠃 旱蠃 虒蝓 蠡蠃 螔蝓 篆愁君
蚌类:蚌(~壳;灵~;河蚌) 蛤(蛤蜊;蛤子;蛤黎;文~;花~;青~;乌~;玄~)蜊 珧 鲒 美珠 含浆 壳菜
大蛤:
小蚌:鰿 玉珧
贝类:贝(~壳;海~;宝~;扁~;贴~;窗~;象~;笠~;珠母~;珍珠~;日月~) 蛏(蛏子;缢~;竹~) 蚶(毛蚶)
海贝:轲虫
乌贼:鲗(乌鲗) 墨鱼 缆鱼 算袋鱼 甘盘校尉 缁鱼将军
牡蛎:蚝 蠔(蠔山) 牡蛤 蛎蛤 古贲
章鱼:望潮
蛞蝓:蜒蚰 鼻涕虫
其他软体动物:鳆 鲍(大~) 螅 蚬蟳 鱿 海兔 海牛 船蛆 砗磲八带鱼

☚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

章鱼octopus

简称蛸,又称望潮、八蛸、八带鱼、八爪鱼。头足纲,章鱼科。胴部短,卵圆形,胴侧无鳍。胴部和头部在背面愈合。在头部口的周围有4对腕,各腕的长度随种类而异。腕上通常有二行吸盘,少数种类为单行或3行,吸盘无柄。白天潜伏,黄昏和夜间活动性强,有钻穴趋光特性,性凶残,捕食贝类和甲壳类。春末夏初繁殖,喜在贝壳内产卵和匿居。肉质肥厚,可鲜食或干制,还可药用或作钩饵。全世界约有90种,中国沿海有10余种,常见有长蛸、短蛸、真蛸等,为近海渔业的捕捞对象。

真蛸

章鱼Octopus

八腕头足纲软体动物,属八腕亚目,章鱼科。椭圆形,头生八腕,体短,无鳍,有墨囊,眼睛大而狭长,眼后有触须,生活在海底,捕食海中甲壳类动物。世界上共有100多个种类,加拿大拥有其中2种最大的章鱼:太平洋章鱼栖息于深海,重达80多千克,大西洋章鱼重约40千克;加拿大还有另外9种小章鱼。

章鱼

章鱼zhangyuOctopu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章鱼科),或称蛸(shao)。体呈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有8条腕,故又称“八带鱼”。腕间有膜相连,长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多栖息于浅海砂砾或软泥底以及岩礁处,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壳中产卵,故可用绳穿红螺壳沉入海底,按时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较深海域泥沙中。我国常见的章鱼有:短蛸(Octopus ochellatus)、长蛸(Octopuspariabilis)和真蛸(Octopus vulgaris)等。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的膜伸缩来游泳,或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

☚ 枪乌贼   环节动物门 ☛
章鱼

章鱼Octopu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章鱼科)。简称蛸。躯干部短,呈卵圆形,无外壳,也无鳍。头上生有8条长腕,无触腕,故俗称“八带鱼”。我国常见的章鱼有:短蛸(Octopus ochellatus),腕长约12厘米;长蛸(Octopus variabilis)腕长约48.5厘米;真蛸(Octopus vulgaris)腕长约32.5厘米。平时常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的膜伸缩来游泳,或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肉可供老年人鲜食,也可干制。垂钓者常用来作钓饵,钓捕鲷鱼、鳗鱼和鲨鱼等大型鱼类。


章鱼(长蛸)

☚ 鱿鱼   对虾 ☛

章鱼zhāng yú

《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章鱼(4)。药名。
【基原】为章鱼科动物真蛸的肉。
【别名】鱼(《临海异物志》),章举(《韩昌黎集》),鱆、望潮(《闽中海错疏》),小八梢鱼、络蹄(《东医宝鉴》),蛸(《动物学大辞典》)。
【性味】
❶《本草纲目》:“甘咸,寒,无毒。”
❷《东医宝鉴》:“性平,味甘,无毒。”
【功用主治】
❶《本草纲目》:“养血益气。”
❷《泉州本草》:“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主治气血虚弱,痈疽肿毒,久疮溃烂。”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捣烂调敷。

章鱼

octopus


章鱼

octopu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