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突骑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在其地设都督府、州。首领乌质勒威信较高,使诸部归附。神龙年间(705—706),唐朝封其为怀德郡王。开元四年(716),突骑施别部首领苏禄称汗,精兵30万,称雄于西域。苏禄被唐朝封为忠顺可汗。其与吐蕃、后突厥联和,与大食争战,先胜后败。时分为黄、黑二姓。大历年间(766—779),葛逻禄强盛,二姓俱臣属之。 突骑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乌质勒,初隶斛瑟罗下,唐武后时渐盛。圣历(698—700)中徙牙碎叶川(在中亚楚河流域)以为“大牙”, 以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的弓月城为“小牙”,下分二十都督,统辖原西突厥所领地区。有文字。乌质勒死后,子娑葛继立,唐封其为金河王、归化可汗。景龙三年(709),娑葛为东突厥后朝可汗默啜擒杀, 其部将苏禄代立, 唐封其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继而又封其为顺国公、忠顺可汗, 后并立阿史那怀道之女为金河公主妻之。百姓分为黄、黑二姓,互相猜仇。开元(713—741)以前,黄姓强盛,开元以后, 黑姓代兴。屡遣使朝唐, 唐常册封其可汗。开元二十六年(738)苏禄为大首领莫贺达干、都摩支所杀, 从此一蹶不振。大历(766—779)后, 臣属葛逻禄。 突骑施 突骑施西突厥左厢五咄陆之一。首领称贺逻施啜。分布于伊犁河中下游。显庆二年(657 )唐平阿史那贺鲁之乱,次年,析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嗢(wa)鹿州都督府; 突骑施阿利施部置絜山都督府。唐武后时渐盛,圣历(698—700)中,徙牙帐于碎叶川,为大牙; 以伊丽水的弓月城(今新疆伊宁市东北吐鲁番圩子古城遗址)为小牙。下设二十都督,统辖原西突厥地区。景龙二年(708),突骑施娑葛自立为可汗,攻陷安西,唐册为十四姓可汗羁縻之。次年,娑葛请降,封金河王、归化可汗,赐名守忠。旋为东突厥默啜擒杀。其部将苏禄代立,开元五年(717),唐授苏禄突骑施都督、金方道经略大使,封顺国公、忠顺可汗。后又立阿史那怀道之女为金河公主妻之。国有二姓,娑葛后裔为黄姓,苏禄部称黑姓,互相猜仇。开元二十六年(738),苏禄为部下所弒,内部分裂。苏禄子骨咄称吐火仙可汗,据碎叶城; 黑姓可汗尔微特勤据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 大 ☚ 摄舍提 鼠尼施 ☛ 突骑施 突骑施突厥族的一支,突厥文碑铭记其原音为Turgis。早先游牧于邪逻斯川(今新疆塔城一带)和伊犁河上游。为西突厥五咄陆部之一,唐初逐渐西迁至碎叶(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和怛逻斯(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江布尔)之间。西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朝在其游牧之地曾设立洁山都督府和嗢鹿都督府。阿史那斛塞罗担任嗢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时,西突厥十姓部落屡遭东突厥的侵扰,部众离散;阿史那斛塞罗为人残暴,部众离心,而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却能体恤部众,安抚下属,十姓突厥纷纷投归乌质勒。阿史那斛塞罗无可奈何,东归长安(今西安市),于是乌质勒统治了原来西突厥的地盘。他以碎叶城为大牙帐,伊犁河上游的弓月城(今新疆伊宁市附近)为小牙帐,建立了政权。他将所属各部分为二十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有都督一人,统领兵马七千。神龙年间,他遣使向唐朝进贡,被唐中宗册封为“怀德郡王”。其子娑葛继位,被册封为贺猎毗伽十四姓钦化可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东突厥默啜可汗派兵西征,擒杀娑葛。突骑施汗国一度灭亡,部众流散。数年后,突骑施别部首领苏禄收集余众,自立为可汗,有兵力30万,重建突骑施汗国,称雄西域,曾受唐朝册封,与大食东侵军多次交锋。天宝末年(公元756年)以后,突骑施分为黄姓和黑姓二部,互相攻战,势力逐渐衰落。同时葛逻禄西迁至伊犁河至塔拉斯草原一带,日益兴盛,突骑施人反而依附于葛逻禄。 ☚ 弓月 突骑施汗国 ☛ 突骑施 突骑施为Turgis的汉字音译,突厥族的分支,原来游牧于蒙古高原的北部和伊犁河流域。分别臣属于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蒙古高原的突骑施人后来融合于突厥、回纥和汉族中,西突厥汗国的突骑施则因西突厥人的东迁和分散,于8世纪初日益壮大,占据了伊犁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突骑施汗国。八世纪中叶,葛逻禄脱离回纥汗国,西迁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势力强盛;相反地,突骑施人则因分成黄、黑二姓,互相争斗,势力衰弱,不得不依附于葛逻禄。九世纪初,回纥汗国统一西域,突骑施人又属回纥统治。回鹘汗国崩溃后,突骑施的牧地归喀喇汗王朝西回鹘国所有,多数融合于回鹘中,少数仍保持本族的名称,缩小为一个部落。15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形成后,族内仍有突骑施部落的名称,但人数极少。多数则以其他部族和部落的名称,融合于哈萨克族中。 ☚ 也末 契丹 ☛ 突骑施古族名、古国名。突厥之一部。原属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乌质勒,唐武后时渐盛。圣历(698—700)间,迁牙碎叶川(今楚河流域),以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的弓月城为“小牙”。下置都督20,各统兵7000,尽有西突厥故地,建突骑施汗国。受武则天封为瑶池都督。神龙(705—707)中,受唐封为怀德郡王。乌质勒死后,子※娑葛继位,受唐封为归化可汗(又作钦化可汗)。后为后突厥汗国默啜可汗擒杀,其部将苏禄代立,受唐封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忠顺可汗。唐又立阿史那怀道之女为金河公主,和亲苏禄。时部众分为黄、黑2姓,娑葛后人为黄姓,苏禄部为黑姓,相互猜仇。开元二十六年(738),苏禄为部下莫贺达干、都摩支袭杀,国势日衰。大历(766—779)后,臣属于葛逻禄。 突骑施古代西北民族。原属西突厥五咄陆部。唐武则天时渐盛。7世纪末以碎叶川(在今中亚楚河流域)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的弓月城为“小牙”,下分20都督,统辖原西突厥所领地区。以游牧为业,有文字。突骑施各汗曾屡遣使朝唐,唐常册封其可汗。百姓分为黄、黑二姓,互相争斗。约8世纪前半期,突骑施别部车鼻部首领苏禄为首的黑姓取代黄姓的统治地位。开元二十六年(738)苏禄为大首领莫贺达干、都摩支所杀,势衰。于8世纪中期臣属于葛逻禄。 突骑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则天时,首领乌质勒善于团结部众,逐渐强大,臣服于唐。至苏禄为可汗时,兵力强盛,称雄西域,阻止大食向中亚发展。代宗大历后,内部解体,遂役属于葛罗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