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空间定价由于距离和价格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空间差异。它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空间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空间价格均衡和空间价格差别。空间价格均衡假定一种同质产品在空间分离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性的生产和消费,空间价格差别通常在理论上考察垄断者在空间市场上的定价行为。空间定价主要受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距离以及价格政策的影响,后者决定了由谁来承担运输费用。在区域经济中,有三种主要的定价政策:(1) 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定价体系。CIF指生产者把产品送到目的地的全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保险费和运费。这种定价体系是公司销售其产品最简单的方法,它确定整个市场范围内统一的交货价格,消费者不管其区位如何,都一律支付相同的价格,生产者承担运费。实际上,CIF定价体系是生产者将供应远方市场的真正成本的一部分转移到工厂附近的消费者头上。(2) FOB(Free On Board)定价体系,即用户支付运费和保险费的定价体系。在这种定价体系中,价格由工厂区位确定,运输费用由用户支付。因此,用户离生产点越远,就要支付越高的运输费用。(3) 基点体系。所谓基点定价,是指把某一种商品全部看成是从单一的一点即基点生产出来的,同时为各个生产者确定一个统一的工厂价格。用户支付的价格等于这个规定的工厂价格加上从基点出发的运费。这种定价体系保护了基点及其附近的企业在竞争中的利益。基点定价体系的典型例子是“匹兹堡加价”,它曾在美国钢产品市场上使用了较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