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空气透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

研究距离增加时色彩变化的透视画法。又称色透视。几种同样的颜色中,离眼睛愈近变化愈小,色彩鲜艳而对比强烈。物体颜色随着远近变化,暗的物体愈远愈显得色淡,浅的物体愈远愈显色深。空气愈低愈厚,愈高愈稀,故远山顶色深而底色淡。

☚ 散点透视   隐形透视 ☛
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Kongqi toushi

物体因空间距离不同,而发生的明暗、形体、色彩变化的视觉现象。亦称大气透视。其规律如下:
❶明暗变化。近处物体的明暗对比强,调子层次丰富,变化明显。反之,明暗对比变弱,层次变少,明暗色调渐变趋于接近而呈现一片灰色。且这种变化,不受光照角度的影响。
❷形体变化。近处的物体形体轮廓清晰,物体愈远,形体轮廓愈模糊。这种因空间距离而发生的形体轮廓清晰度的变化,也叫“隐形透视”。近处物体立体感强,远处的立体感弱,渐变为平面状。远处高大物体,上部清晰度大于下部,呈现上实下虚。
❸色彩变化。色彩的明度、纯度、彩度,由于空间距离的拉大而逐渐降低和变灰。近处的色彩、色相标准、清晰,远处的模糊,暖色逐渐变冷变灰,冷色逐渐变暖变灰。因此,近处的色冷暖对比强,远处的对比弱,最远处冷暖不分而形成为一片蓝灰色。室内素描写生,由于物象间距离很近,空气透视变化不如风景的明显。但其空气透视的作用是存在的。其虚实关系的艺术处理,也是按空气透视的规律进行的。在画轮廓时,要依空气透视原理,以浓淡、轻重不同的线条,画出空间感觉,从而避免“铁丝框”般的轮廓线,使线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汲水 米勒(法)

☚ 透视   立体感 ☛
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单眼线索的一种。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过滤和光线的散射等作用会发生变化,使远处物体在细节、形状和色彩上显得模糊,近处的物体则比较清晰。人们据此推断物体的远近,这种线索是人们判断空间距离的重要条件或线索。但是,根据物体的清晰度进行知觉距离的判断也常常发生错误。如天气晴朗,空气透明度大,人们常常觉得远山就在近处;在有雾的天气,空气透明度小,看见物体时就觉得远些。

☚ 线条透视   纹理梯度 ☛
000021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