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穆时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穆时英1912—1940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 穆时英
穆时英
穆时英 穆时英1912—1940小说家。笔名伐杨、匿名子等。浙江慈溪人。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时便开始写小说,1929年曾与戴望舒、杜衡等编《新文艺》。一度受普罗文学影响,发表过《黑旋风》等描写流氓无产阶级反抗的作品。1932年至1935年的小说多在《现代》上发表,被视为“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多写都市男女的性爱故事和被生活挤压的中产阶级,题材新颖,都市色彩浓厚,并含感伤的调子。技巧上深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多用现代意识流手法,在当时曾风行一时。1939年投靠汪伪政权,被抗日派刺杀。小说集有《南北极》《公墓》《空闲少佐》《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等。 ☚ 楼栖 刘绶松 ☛ 穆时英 穆时英1912—1940.6.8笔名有伐扬、匿名子等。浙江慈溪人。自幼家境富裕。念中学时即爱好文学,进入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后,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小说《咱们的世界》、《啸狱》、《黑旋风》等,受到当时编辑多种杂志的施蛰存赏识,将他的短篇小说《南北极》推荐给《小说月报》发表,由此一举成名。此后他经常在《现代》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被视为三十年代“现代派”作家之一。1932年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南北极》出版,其中八篇作品大都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语言大众化,受到文坛的注意。但不久他在创作上开始追求当时流行的新感觉派创作方法,并以此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结集的小说作品有《公墓》、《空闲少佐》、《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狐步舞》、《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圣处女的感情》、《第二恋》等,大都反映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偏重于描写两性关系,手法独特,自成风格。1937年曾任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抗战初期一度到香港,在《星岛日报》任职。1940年回到上海,任日伪政权《国民日报》总编辑,同年被刺身亡。 ☚ 燕遇明 穆儒丐 ☛ 穆时英1912~1940Mu Shiyingcontemporary writer. Works: Fox Trot in Shanghai,South and North Pole,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