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稱稱(称)Chē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椒江,山西之榆次、平遥、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路史》云: “鲁公族之后”,则称氏当系出姬姓。
汉元帝有功臣称忠,新山侯; 又有称臣;元代有称海。

稱chēng

❶説,呼喊。孔臧《諫格虎賦》:“故都邑百姓,莫不于邁,陳列路隅,咸稱萬歲。”張衡《南都賦》:“客賦醉言歸,主稱露未晞。”
❷叫做,號稱。揚雄《羽獵賦》:“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長,移珍來享,抗手稱臣。”
❸贊許,表揚。班昭《東征賦》:“衛人嘉其勇義兮,訖于今而稱云。”馬融《長笛賦》:“留眎𥊲眙,累稱屢讚。”
❹舉行儀式。張衡《東京賦》:“元祀惟稱,群望咸秩。”

“称”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称”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称”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ㄔㄥ;ㄔㄣˋchēng; chèn4886用秤称,引申为买。北京官话。北京〖〗。《侯宝林相声选》:「你给我~(音幺)二斤,挑点儿大的。」冀鲁官话。河北〖〗。去街里~一斤花生。山东淄博、桓台〖〗。~盐‖~葱。中原官话。山东平邑〖〗。湘语。湖南长沙〖〗、双峰〖〗。山风《王二卖肉》:「等候~肉的来到。」赣语。江西莲花〖〗。客话。江西赣州蟠龙〖〗、瑞金〖〗、上犹社溪〖〗。吊。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把放东西的笼子筐子~到半空里。有。东北官话。吉林。杜守林《倒嚼》:「他挺~钱的,给咱买的那堆东西,没千百八十块下不来。」欠。中原官话。河南沈丘〖〗。值。晋语。陕西北部〖〗。你这批货~多少钱?比;较量。湘语。湖南长沙〖〗。只有小王才跟他~得一下‖小李~他不过。随;任凭;由着。吴语。上海〖〗。~侬欢喜‖~伊去歇。缰绳。中原官话。山西河津〖〗。数量十斤。闽语。福建莆田〖〗。一~米‖三~面粉。

稱称

(4次)
❶称赞。好蔽美而~恶《离》余因~乎清商《惜》
❷称量;衡量。何权衡之能~ ~轻重而不差《哀》

❶猶“等” 也。《周禮·冬官·輿人》: “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 鄭玄注: “稱,猶等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稱,尺證反,注同。”
❷舉也。《儀禮·士相見禮》:“聞吾子稱摯,敢辭摯。”鄭玄注: “稱,舉也。” 《儀禮·聘禮》: “大夫西面,賓稱面。” 鄭玄注: “稱,舉也。” 《禮記·檀弓下》: “二名不偏諱,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稱徵,言徵不稱在。” 鄭玄注: “稱,舉也。”
❸猶“言” 也。《禮記·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鄭玄注: “稱,猶言也。”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衡具 > 稱
稱  chèng

亦作“秤”。測定輕重之器具。古代指使用大型權器之等臂大天平。自唐以來專指提繫杆稱。《說文·禾部》:“稱,銓也。”段玉裁注:“銓者,衡也。《聲類》曰:‘銓,所以稱物也。’稱,俗作‘秤’。”《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漢·鄭玄注:“稱上曰衡,……稱錘曰權。”《太平御覽》卷三百七十六引三國蜀·諸葛亮書曰:“吾心如秤,不能爲人作輕重。”

嘉祐銅則

B751
(一)cheng“称”的繁体。
(二)chen“称”的繁体。
(三)cheng“称”的繁体。

稱chèn,chēng

C114
“称”的繁体。


稱chēng,chèn

C120
“称”的繁体。

〖稱〗

(一)粵 cing3〔情【陰去】〕普 chēng

稱量,衡量。許慎《說文解字》:「〜,銓也。」(銓【粵 cyun4〔全〕普 quán】:衡量輕重。)班固《漢書.枚乘傳》:「夫銖銖而〜之,至石必差。」(銖、石:皆重量單位。銖: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石【粵daam3〔對鑒切〕普 dàn】:一百二十斤。)

(二)粵 cing3〔情【陰去】〕普 chèng

通「秤」,稱量輕重的器具,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秤」。《淮南子.時則訓》:「角鬥~。」

(三)粵 cing1〔蜻〕普 chēng

❶ 稱讚,稱許。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之曰能。」
❷ 稱述,述說。李華《弔古戰場文》:「古〜戎、夏,不抗王師。」(戎:泛指外族。夏:漢族,指中原地區。)
❸ 稱作,號稱,有成語「〜兄道弟」。宋濂《杜環小傳》:「雖古所〜義烈之士何以過。」(何以過:比不上。)
❹ 聲稱。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每朝時,常〜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❺呼喚。劉向《戰國策.齊策四》:「因燒其券,民〜萬歲。」(券:借據。)
❻ 稱著,著名。韓愈《雜說(四)》:「不以千里〜也。」

(四)粵 cing3〔情【陰去】〕普 chèn

相稱,相配,有成語「衣不~身」。韓非《韓非子.定法》:「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也。」(遷:升遷。)《韓非子.五蠹》:「〜俗而行也。」

稱(爯),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會意字。甲骨文字形的上部从爪或从臼 (jú),“爪”是手形,“臼” 即雙手之形。“爪” 或 “臼” 之下可能表示一個物件。金文基本字形从爪,早期或从又,戰國時或增从又。合體表示以手抓物、提起、稱量,隸定作 “爯”。古時稱量多用於穀物,故增意符“禾”,“爯”轉爲聲符,字寫作 “稱”,即分化出一個表示引申義的形聲字。實義轉虚,又引申爲稱揚、抬舉、舉用、舉行等義,又用爲權衡、述説、名稱、相稱、著名、聲譽等義。卜辭或用稱述、奉獻、 飛舉義。銘文多用稱頌、 舉起義。提示: 甲骨文有字,金文沿襲作,皆象一人伸手提物之形,後世變獨體爲分體,字形作,隸定作“偁”,銘文或用同“稱”,舉也。“偁”“稱”皆是“爯” 的同源分化字,或者稱爲孳乳字。又,後世又由 “稱”分化出 “秤”字,今音讀去聲者表示衡器或重量單位,讀陰平聲者表示用秤稱量。
楚簡帛文作,下部增从又,與戰國金文同,而形有訛變。秦簡牘文作, 曲綫平寫, 即爲今體。

稱称,金文;篆chēng,chèng

[禾(禾稈,意符)+爯(聲意符)→稱(《説文》:“稱,銓也。從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影)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爲重: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故諸程品皆從禾。”稱:用禾稈〈高粱稈〉,後改爲木制圓桿,加上刻度,叫作“桿秤”,用以測定物體的重量,稱重時秤桿必須“平衡”,故“稱”又引申爲“對稱(chèn)”,只有持平,買賣雙方才能滿意,故又引申爲適合〈稱心如意〉。又用作稱謂〈稱兄道弟〉;贊許〈稱贊〉。)]

稱()


秦印文字彙編
橋稱。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爲用。

漢印文字徵
虞稱。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遠近稱□。

肥致碑,東漢
又有鴻稱,升遐見紀。

元譚妻司馬氏墓誌,北魏
二族欽風,兩門稱美。

盧文機墓誌,隋
早稱岐嶷。

盧璠妻崔元二墓誌,唐
六姻所稱。

諸葛亮祠堂碑,唐
時稱卧龍。

郭宣墓誌,唐
即其孝道可稱焉。
《説文》: “稱,銓也。从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 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爲重: 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故諸程品皆从禾。”
先秦多假“爯”爲“稱”, 如《甲骨文合集》557 “癸酉卜, 貞商爯”, 又如西周晚期㝬簋“爯(偁)盩(戾)先王宗室”。 此用爲“稱”, 表示“好, 宜”之義。又如《郭店楚墓竹簡·魯穆公問子思》簡1—2: “恆爯(稱)其君之亞(惡)者,可胃(謂)忠臣矣。”

☚ 秦   科 ☛
000022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