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移民就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移民就粟 移民就粟调粟的一种,即把灾民迁移到产粮区、丰产区。中国古代交通不便,将大量救灾粮运送到灾区极其艰难。因此,移民就粟为历代粮食流通最普遍施行的办法。《周礼·地官·大司徒》载:“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这是移民就粟救荒的最早记述。秦以后,历代经常施行。汉高祖二年 (前205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迁移平原灾民二十万到茂陵。晋嘉平四年 (252年),关中饥,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郯 (今甘肃天水市境)。北魏神瑞二年 (415年),庄稼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帝因饥将迁都于邺,用博士崔浩计乃止,最后分简尤贫者就食山东。至隋唐,移民就粟具有了移北民而就南粟的特点。唐高宗永隆二年 (681年),河南、河北大水,诏令往江淮以南就食。 ☚ 移粟就民 移民宽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