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积极防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积极防御

又称“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是为了辅助进攻,或为了转入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而进行的防御。

积极防御

亦称“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在战略防御中,积极采取战役战斗的攻势行动,消耗和歼灭敌人,为准备反攻和进攻的一种防御。既可作为战略指导思想,也可作为战役、战斗原则。用于战略指导时,通常以各种积极手段,不断消耗和削弱敌人,转化力量对比,以便适时地转入战略反攻或进攻。用于战役、战斗时,则要求防御部队,或依托阵地,以顽强的抗击,消耗、疲惫敌人,继而以反突击、反击和反冲击挫败其进攻;或先以运动防御、退却,诱敌陷于不利地位,再伺机以进攻将其歼灭或击破。积极防御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率先提出的具有萌芽性质的积极防御思想。

积极防御

积极防御jiji fangyuactive defense

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亦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它既可作为战略指导思想,亦可作为战役、战斗作战原则。当用于战略指导时,通常以各种积极手段,不断消耗和歼灭敌人,转化力量对比,改变战略形势,以便适时地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当运用于战役、战斗时,则以反突击、反冲击等积极作战行动,消耗和歼灭进攻之敌,以助进攻或转入进攻创造条件。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十分重视积极防御。中国古代兵书中早就有朴素的论述,如: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篇》),“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等。1810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概念。他认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指出,消极防御是必败无疑的,而积极防御则可以取得巨大的胜利。恩格斯明确指出:“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势来进行的积极防御。”
毛泽东在领导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紧密结合实际,吸取古今中外有益的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积极防御战略理论。其基本精神是:把防御和进攻辩证地统一起来,防御中必须有进攻,攻防结合,交替运用;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略上的持久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内线作战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巧妙结合起来,逐步削弱敌人,转化敌优我劣的形势,夺取战争主动权,适时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彻底歼灭敌人。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对积极防御战略的具体内容不断加以调整。根据战争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特点,规定不同内容的具体的战略方针。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执行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的方针。抗日战争时期,在“持久战”的总方针下,规定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方针。这些都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在不同战争时期或阶段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积极防御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进行自卫战争的指导思想,对未来反侵略战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基本因素及作战内容和形式、作战手段和方法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积极防御的内容和形式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 战略突袭   威慑战略 ☛

积极防御

active defence

积极防御

active defence
~的军事战略 military strategy of active defense/~的战略方针strategic principle of active defen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