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 秦简秦时用以书写文字的材料。因这一时期(包括西汉初年)多在竹片上刻字,所以也称“竹简”。字形多为方、长方、扁方形。笔划肥瘦刚柔,流畅飘逸,浑厚凝重或工整端丽,圆劲古朴,变化多姿。特别是字划中的“波势”已初具规模。而后的汉隶则是与其一脉相承。秦简也是研究我国书法史和文字发展史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 读帖 蚕头凤尾 ☛ 秦简全称“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计1100余支。经整理注释,辑成《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和《为吏之道》等。《秦律十八种》和《秦律杂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敦表律、捕盗律、戍律等29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