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孙有理告太公太公: 曾祖父。以事喻理。重孙子有理也可以控告太公。意谓有理不在身份或辈份的高低。王少堂《武松》第六回:“不怕他身份大,重孙有理告太公,还有我家老爷坐在旁边哩!” 重孙有理告太公(谚)重孙: 孙子的儿子。太公: 曾祖父。只要占着理,重孙也可状告太公。指理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有理不在辈分大小。 重孙有理告太公太公:曾祖父。比喻只要有理,无论对方辈分再高、权势再大,也照样敢跟他理论。 重孙有理告太公chóngsūn yǒu lǐ gào tàigōng太公:曾祖父。指只要有理,小人物一样可以告倒大人物。 【例】不怕他身份大,重孙有理告太公。还有我家老爷坐在旁边哩!(扬州平话《武松》) 也作〔孙子有理打太公〕。 【例】田伯母叉着腰股嚷着:“谁叫你不务正啊!孙子有理打太公!”(高云览《小城春秋》) 重孙有理告太公 重孙有理告太公比喻只要有理,哪怕对方身份或名位都远远高过自己,也照样可以控告他。重(chóng)孙:孙子的儿子。太公:祖父的父亲。 ☚ 众人走的马路——公道 道路不平旁人踩 ☛ 重孙有理告太公重孙: 孙子的儿子。太公: 曾祖,父亲的爷爷。比喻对无理或不正的人,不论辈分、身份高低,谁都可以指责、教训。《绘芳录》六六: 红雯睁着两眼道:“太太便怎么?俗说~。他女儿当着人众讥笑我,给我没趣,我亦会当着人给他钉子吃。” ◉【孙儿有理打太公】《续济公传》一六一: 那小军道:“不是这样说法!俗说道:‘~。’不论他偏裨将校,他既私出营门,皆在我法律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