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里奥利加速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里奥利加速度 科里奥利加速度当飞机正在绕一旋转轴转动时(如作盘旋、横滚、螺旋等),若舱内飞行员的头部也同时作位移或转动运动; 或者飞行器同时绕两个或三个轴作转动运动的情况下,人体(头部) 即获得一种特殊的加速度,称“科里奥利加速度”。这种加速度最先为法国工程师和数学家G G deCoriolis (1829)所确定,因以得名。与这种加速度相应的惯性力称“科里奥利力”。此力作用于前庭器官乃引起各种科里奥利加速度生理效应。 科里奥利力在半规管相对应的两点上所产生的力偶 图中: X、Y、Z-三个旋转轴,ω—人体绕Z轴旋转的角速度,AB—半规管作滚转运动所围绕的轴线,Vr—半规管滚转运动的相对速度,ae—科里奥利加速度,Fe—科里奥利力,C、D—产生力偶的对应点。此图表明:当人体绕Z轴向左旋转的同时,头部绕X轴倾动,由于有相对速度(Vr),乃引起一对矢量方向相反的科里奥利力偶(Fc)作用于半规管C、D部位,使半规管内淋巴液流动 引起人体不同前庭反应的科里奥利加速度阈限大致如下:引起错觉的阈值为0.010~0.042cm/s2;引起眼球震颤反应的阈值为0.006~0.028cm/s2。各种生理反应的出现,大致依照以下顺序:眼震和错觉最先发生,以后相继出现发热感、头晕、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上述症状的出现时间和严重程度,还与前庭器官的敏感性有关。个体差异很大。例如,以0.493cm/s2的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前庭器官,不同被试者出现恶心反应的时间则介于1~10分钟,或更长一些。以植物神经反应为终点测得的“科里奥利加速度耐受时间”与飞行中晕机反应的实际发生情况符合率较高。如有一组科里奥利加速度(0.493cm/s2)耐受时间为1分30秒以内的飞行学员,在飞行中发生严重晕机反应者高达95%,而因晕机病停飞者达80%。 当人体转动所围绕的转轴、转动方向以及头部倾动的方向、平面等不同时,作用于前庭器官的科里奥利力的方向也必不同,可使三对半规管内淋巴液作相应方向的流动,进而引起不同方向的眼震反应。 同理,暴露于科里奥利力场所引起的空间知觉也非常复杂,多为日常从未体验过者,其强度常难以忍受。但科里奥利加速度引起的空间知觉方向却带有一定规律性。人体绕一旋转轴转动时,如头部再绕另一轴倾动,必引起绕第三个轴转动的空间知觉。如飞机作盘旋(绕Z轴转动)或横滚(绕X轴滚转)时,头部还绕另一轴倾动(如观察仪表或外界目标物),即可能产生左右滚转或前后翻转的错觉,即是由于科里奥利加速度所引起。 科里奥利加速度的影响不仅为设计各种飞行器时应考虑的因素,而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飞行训练、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以及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等工作中。飞行中产生的科里奥利加速度错觉,对飞行安全威胁很大。通过地面和空中的科里奥利加速度错觉体验,可降低该种错觉的空中发生率,并可提高飞行员处置这种错觉的能力。在选拔飞行学员时,应用科里奥利加速度方法预测晕机病倾向,比旋转双重试验法的符合率高,可使初飞中的晕机病停飞率降低50~75%。根据不同作用方向的科里奥利力可有选择地刺激不同半规管的原理,还可设计专门试验台检查某一个半规管的功能,特别是临床上难以进行检查的各垂直半规管的功能。 ☚ 角加速度 前庭与飞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