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偃风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草偃风从 【出处】: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故事】: 有一次, 季康子来向孔子请教, 怎么样处理政事才是好的。他向孔子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现在百姓坏的很多, 我看不杀不行。多杀几个坏透了的人,使老百姓畏惧,都想改邪归正。你看怎么样?”孔子反对他这样做, 严肃地批评他:“你处理政事, 为什么要用杀人这个办法呢? 只要你为人处事正大光明,公正廉明, 老百姓自然就会变好。打个比方说, 你做官的是正派的,就如同风一样, 做老百姓的如同草一样, 你风一吹, 他草就倒伏下去了。你要能使老百姓服你啊!” 【意思】: 草随风而倒。草: 比喻老百姓; 偃: 仆, 倒。风: 比喻教化。比喻政治清明, 人民服从统治者的统治。亦作“风行草偃”。 【古例】:南朝·梁·任词《策秀才文》:“上之化下, 草偃风从。”《周书·武帝纪上》: “风行草偃, 从风无违。”
草偃风从比喻政治清明,百姓归服。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上之化下,草偃风从。”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见“风行草偃”。 仿效 仿效模(模效) 放(放习;放效;放象;放像) 写(宪写;摸写) 法趋步 追步 追蹑 规抚 摹习 效仿 采效 拟效 拟迹 拟仪 拟学 祖式 ☚ 模仿得相似 效法 ☛ 政治清明 政治清明镜流 阳复 政清 尤清 淑清 清流 道明 青天白日 迩安远至 ☚ 各种政治 政治黑暗 ☛ 草偃风从像草随风倒伏一样。比喻政治清明,百姓信服。也指上级有命令,下级一律服从。偃:倒下,倒伏。从:服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草偃风从cǎo yàn fēnɡ cónɡ多指强大的力量使别人顺从。the great forces make sb. yield to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解义】草:旧时比喻百姓。偃:倒下。风:旧时比喻统治者的教化像草随风而倒一样。比喻政治清明,上行下效,形成风气。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风吹在草上,草随风而倒。旧喻政治清明,百姓顺从教化。“草”,旧时比喻百姓; “偃”,倒;“风”,旧指教化。《论语·颜渊》:“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上之化下,草偃风从。”(张)铣曰:“言上之化下,如草之偃卧,必从于风。”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ɡ cónɡ见“风行草偃”。 草偃风从cǎoyǎn-fēngcóng〔其他〕 上面感化下面,好像草之偃卧必从于风。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上之化下,~。”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的通称。从:跟随,服从。即像草随风倒伏一样。指政治清明,百姓归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