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尔沁旗草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尔沁旗草原 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5月出版。作品以“九一八”前十年东北农村为题材,反映封建地主的没落和农民的反抗。关东草原上的首富丁四爷和他的三个少爷,欺压佃农,奸淫农妇,飞扬跋扈,无恶不作,丁府的魔掌笼罩着科尔沁旗草原。后丁府遭到佃户大山等群众的反抗和土匪的绑票,逐渐没落。小说还描写知识分子丁宁由于不满腐朽的封建家庭,在苦闷中接受了托尔斯泰《复活》中回归自然的思想,企图寻求精神解脱,但丁府的罪恶,家庭的动乱,现实的黑暗,使他的精神陷入疯狂,在狂乱中淫污了丫头,使她怀孕而自杀,重演了《复活》中玛丝洛娃的悲剧。结尾写“九一八”事变爆发,由大山率领的义勇军攻入县城,号召人们揭竿而起,奋起抗日。科尔沁旗草原终于怒吼起来了。小说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广阔历史画面,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对封建地主阶级罪恶的揭露比较深刻,写丁宁的思想矛盾相当精细。 ☚ 夜深沉 骆驼祥子 ☛ 科尔沁旗草原 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48年4月上海开明书店3版。 ☚ 灰烬 海岛上 ☛ 科尔沁旗草原 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写于1933年12月中旬。1939年5月始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作品以封建大地主丁家的兴衰史为主线,用抒情的笔触展现了东北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靠掠夺起家的地主盟首丁家,在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后又投资于商业和金融业,但由于日货、日资的骤然涌入,使经营的主动权一下子落在日本人手里。年轻的地主少爷丁宁,虽有近代资产阶级的学识与手段,但也改变不了危局,结果是一败涂地;而被名目繁多的捐税和高利贷逼上绝路的农民们,则逐渐觉醒,将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的地主阶级,决定联名“推地”,沉睡的科尔沁旗草原终于苏醒了。当“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东北大地时,崛起的农民又立即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作者采用影片剪接纵剖横切的结构方法,情节紧凑,重点突出。加上它在语言方面“尤为自然而漂亮”,“确立了方言给予文学的新生命”巴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使作品浸透着沉郁的抒情气氛和粗犷而柔媚的诗情画意。小说忠实地反映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歌颂了东北农民的崛起反抗精神。郑振铎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出版后,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鲁迅研究资料》(5) ☚ 烟苗季 新生代 ☛ 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写于1933年秋,1939年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作者以自己家族的兴衰际遇为基础,围绕着土地问题,描绘了二三十年代广漠的东北大草原上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等广阔的历史画面。再现了帝国主义经济入侵、地主阶级的没落及农民在痛苦绝望中奋起反抗的社会现实。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丁宁的矛盾性格,真实地刻画出草原地主由创业一代到衰微一代的一系列灵魂。小说末章通过“九·一八”后东北农民抗日战争的描写,预示了东北人民的觉醒,揭开了东北人民革命的序幕,因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感。小说在描述历史的同时,也以抒情的笔调勾勒了科尔沁旗草原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小说发表后,获得了普遍的赞扬,郑振铎认为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且在质上也极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巴人赞为:“交响出一首中国的进行曲。”出版后被列入开明文学新刊。在四十年代,就被译成几种文字,引起国外学者的注意。被认为是与茅盾的《子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佳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