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学派Kexue guanli xuepai
又称“古典管理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管理理论流派。这一流派的诞生奠定了管理和管理理论从经验形态走向科学形态的里程碑。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罗和古利克、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和英国的厄威克。泰罗是一名工程师,他从研究工人的生产操作入手,探讨建立标准化作业来提高劳动效率。泰罗的理论被称为“科学管理”,它的内容包括: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研究,使工人的操作和劳动工具都符合科学标准;以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全体工人进行训练;按科学标准制定较高的劳动定额;为刺激工人劳动积极性,应实行有差别的、富有激励性的工资制度,计件工资应予推行。法约尔是法国企业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他从中观角度,以组织整体为对象提出一套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有关经营管理的6种职能和14条原则。6种职能分别为: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商业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14条原则是:分工制度、权力和责任、纪律、命令统一、指挥统一、置个人利益于全体利益之下、公平的报酬、中央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待人、人事的安定和保障、首创和主动精神、团队精神。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他提出了一套有重大影响的法制组织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一个合理运行的组织必须做到:把全部活动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作为公务分配给各成员;各种公职和职务是按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每一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个严密的指挥等级体系。组织中人员的任用要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考试来挑选。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科学制定的规章制度,享有明文规定的固定薪金和待遇。组织成员内部的人际关系以理性为基础。科学管理理论总的特点是重理性、重效率,强调管理的严密性、秩序性,但缺少对管理对象的需要,特别是情感与精神需要的考虑,在对组织和人事的管理上也缺乏必要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