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落叶qiū fēng luò yè秋风扫尽落叶。《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因用“秋风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宋·洪迈《夷坚乙志·齐先生》:“诸公见其高门华屋,上千霄汉,三年之后无一瓦盖头矣……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也作“秋风扫落叶”。 秋风落叶东汉末,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相攻伐,袁谭被打败逃走。 袁谭的谋士郭图对袁谭说:“你军队不多,粮食又少,肯定打不过袁尚,不如请曹操帮助,曹操要是答应,会派兵首先攻打邺。如果袁尚打败,你就收编他的军队,占领他的地盘,那时,你再同曹操抗衡。” 袁谭说:“我父亲官渡一战,败在曹操手下,我同曹操誓不两立,现在去求他,他是不会答应的。” 郭图说:“我们可以先同他讲和,然后再求他。” 袁谭沉思良久,说:“派谁去跟曹操说呢?” “辛毗。” 辛毗奉命来见曹操。曹操正想去攻打荆州刘表,听说袁谭愿意跟他讲和,心里非常高兴,就答应先去攻打邺。 几天以后,曹操设宴招待辛毗,席间只字不提攻打邺的事,原来曹操依然想去攻打荆州。 辛毗又提出讲和和请曹操出兵攻打邺的事。 曹操想了想,说:“袁谭真的要跟我讲和吗?” “真的。”辛毗说。 “袁尚兵强马壮,我能战胜他吗?” “一定能。”辛毗说,“袁尚的军队是穷困之敌,疲弊之师,而你的威名天下知道,你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袁尚简直就像迅风振秋叶一样,一定马到功成!” 曹操高兴得哈哈大笑,就同意袁谭跟他讲和,答应出兵攻打邺。 后来,“迅风振秋叶”演化为成语“秋风落叶”,用来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落叶qiū fēnɡ luò yè“秋风扫落叶”之省。 ❶ 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扫荡衰败势力。 ❷ 也形容衰败的景象。 秋风落叶qiūfēng-luòyè❶见“秋风扫落叶”。 ❷用来比喻不景气,日渐败落的景象。宋·洪迈《夷坚乙志·齐先生》:“诸公见其高门华屋,上干霄汉,三年之后无一瓦盖头矣……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此真是也。” △ 贬义。用于描写衰败。 秋风落叶qiū fēng luò yè即秋风一刮,残叶纷纷落下。比喻一扫而光,毫不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