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笳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笳集 秋笳集别集名。清代吴兆骞撰。8卷。兆骞字汉槎,吴江人。顺治时举人,戍宁古塔20余年后赦还。吴善骈文,尤工诗,与陈维崧等有“江左三凤凰”之称。是集前4卷为徐乾学编刊,后4卷由其子振所刊,编次无序,通为8卷。以《丛书集成》(据粤雅堂丛书本)本为通行。其卷一有赋8首,如《秋雪赋》、《长白山赋》等。《长白山赋》词极瑰丽,是其遣戍塞外之作,康熙见后为之动容,遂得释归。《四库提要》说他本有天分,谪戍边塞,穷愁之语易工。又叹其曾几何时,以才人目之,而身败后,万事瓦裂,诗亦为之轻。(刘为正)【秋涧先生大全集】 别集名。元代王恽作。共100卷。其中诗文77卷。卷七十八以下,《承华事略》2卷是为太子而作。《中堂事记》3卷记载了中统元年九月在燕京随中书省官赴开平会议、至明年九月回燕京之事。《乌台笔补》10卷是任监察御史时所辑御史台故事。《玉堂嘉话》8卷是追记在翰林时之闻见。在七十七卷诗文中卷一有赋10篇、颂1篇。卷二至卷三十四为诗。卷三十五至卷七十三为文,其卷六十五中有《周氏小女祝辞》、《观溟涨辞》、《田横墓歌辞》等辞体作品若干篇。卷七十四至七十七为词。该全集收入《四库全书》,作《秋涧集》。《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间翻元本有附录一卷。 ☚ 盈川集 皇甫持正集 ☛ 秋笳集诗文别集。清吴兆骞(1631—1684)撰。八卷,附录一卷。兆骞字汉槎,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举人。少有才气。因科场案被流放东北宁古塔二十余年。后得以赎还。与其兄吴兆宽、吴兆宫共负盛名,称为“三凤”。此集约九万余字,赋一卷,诗六卷,文一卷,收各体诗约近五百首,赋八篇,杂著七篇。少年时诗作典雅工丽,谪戍后多描绘塞外风光,抒发怀乡拟古、咏怀之作,如《出关》、《次沙河塞》、《城楼晓望》诸作。亦有指斥沙俄侵略暴行,歌颂黑龙江流域广大军民抗俄斗争之作,具有爱国思想。风格清新、豪放、气势纵横。有《粤雅堂丛书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风雨楼丛书》本。 秋笳集诗别集。八卷。清初吴兆骞撰。吴氏前期多登临抒情、咏史怀古之作,其中许多诗篇寄托遥深,富兴亡盛衰之感。其中托名刘素素的《虎邱题壁》绝句二十首,以被清兵掳去的南方少妇的口吻,控诉了清兵暴行。哀感缠绵、精致工丽。后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于戍所凡二十三年,其诗作多以塞外风光及当地风俗为题材,以抒发其抑郁不平,满怀悲愤的情怀。其歌行体多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如叙事诗《榆关老将行》、《白头宫女行》、《浚稽曲》等,可与吴伟业长篇歌行媲美。有其子枨臣雍正间刻本。 秋笳集八卷。清吴兆骞(1631—1684)撰。吴兆骞,字汉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少有隽才,与彭师度、陈维崧有 “江左三凤凰”之称。顺治十四年(1657)举乡试。遭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在塞外生活长达二十三年。善骈体文、工诗。著有《秋笳集》。是集为吴兆骞诗文别集。凡八卷。前四卷为徐乾学所刊,后四卷为其子吴振所刻。卷一为《秋笳集赋》,卷二至卷三为《秋笳集诗》,卷四为《西曹杂诗》,卷五为《秋笳前集》,卷六为 《拟古后杂体诗》,卷七为 《秋笳后集》、卷八为《秋笳杂著》。集前有兆骞《奉健庵书》,自述其诗因“万里冰天,极目惨沮,无舆图记载,以发其怀,无花鸟亭榭以寄其兴,直以幽忧惋郁无可告语,退托笔墨以自陈写”。可见其诗发声凄怆,郁抑之情深涵其中,有非他人可比的特色。有康熙间刻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秋笳集》qiu jia jiA Collection of Sounds of the Autumn Frontier Woodwind→吴兆骞 (Wu Zhaoqi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