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泽渝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福泽渝吉
福泽渝吉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教育家。1835年1月10日出生于一武士家庭,1848年开始学习汉学,同时从事一些手工业劳动。1854年赴长崎游学,学习荷兰文和洋学。1855年师从绪方洪庵,专攻兰学。1858年创办兰学塾。1860~1867年以随员和译员身份3次随幕府遣外使节团赴欧美考察法、英、德、俄、荷兰、葡萄牙各国。回国后积极传播欧美近代文明。1868年4月建成新校舍,称庆应义塾,面向全国招生。明治政府成立后多次谢绝政府出仕邀请,以民间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身份积极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天赋人权”思想,培养日本近代化所需人才。1873年,他和森有礼等人创立明六社,出版《明六杂志》,从事启蒙活动。《劝学篇》(1872~1876)和《文明论之概略》(1875)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劝学篇》至1897年已销售340万册。1885年,鼓吹“脱亚论”。主张日本应远征中国和朝鲜。他一生未入仕途,著书100余种。1901年2月31日去世。 福泽渝吉 福泽渝吉1835—1901Fuzeyuji近代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出身于中津藩下级武士家庭。小时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就学于大阪绪方洪庵的适塾学习兰学,思想遂从儒学转向西洋的功利主义。1858年在江户开设兰学塾。19世纪60年代曾三次随同幕府遣外使节周游欧美列国, 对西方近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了解。明治初年, 将所设学塾定名为庆兴义塾 (今庆兴大学前身),并以此为中心致力于近代化的教育工作。他对教育极为重视,曾说:“当今之急固属富国强兵,然富国强兵之本,唯在专心培育人才。”1873年参与组建了启蒙团体“明六社” (因明治六年成立而得名), 随后发行了《明六杂志》。因受西方功利主义影响,他极力提倡个人之间及国家之间的平等独立, 注重社会的现实利益。这显然是针对当时日本的民族危机, 以及社会上对西洋文明卑屈奴从的不正确态度和封建蒙昧主义而言。在致松山栋庵的信中说:“一身之独立而有一家之独立,有一家之独立,才能使一国独立、天下独立。而能致一身之独立者,无他,唯先开其智识耳。”在其创办的 《时事新报》中宣称: “国家的富强,在于贸易的发达。”在 《文明概略论》 中疾呼: “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 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 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从而提出了较完整的日本欧化理论。作为日本启蒙运动的先驱者, 他享有 “日本伏尔泰”之盛誉, 但其思想也不免带有旧传统的烙印。他主张“官民调和”而反对自由民权运动,强调伸张国权而支持政府的大陆扩张政策。有名的 “脱亚论”即是他所提。主要著作有 《福泽渝吉自传》、《劝学篇》、《文明概略论》 等, 见于 《福泽渝吉全集》。 ☚ 西乡隆盛 伊藤博文 ☛ 福泽渝吉 福泽渝吉1835—1901Fuzeyuji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生于大阪,幼年在中津习汉学。1854年赴长崎修兰学,翌年去大阪,入绪方洪庵开办的“适塾”继续学习兰学。他一生积极从事译、著、出版和教育活动,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致力文明开化的启蒙普及工作,开发民智。1858年创办“兰学塾”,讲授兰学。目的在于清除青年人头脑中的陈腐儒学,接受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科学文化。他于1860—1867年间三度访问欧美各国,带回有关数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和历史方面的书籍,亲自编译成供“兰学塾”使用的教科书。1868年“兰学塾”改名为“庆应义塾”,为明治维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福泽渝吉的教育主张是废除封建国家,提倡国民尊重科学,注重实学。强调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重视学校教育、女子教育和体育以及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他认为学校是开发人的智力的场所,认为正常人的能力,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三者功能不同,应当平衡发展。福泽渝吉探索适应日本国情的教育方法,开创了日本近代办学之新风,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主要著作有:《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文明教育论》等。 ☚ 乌申斯基 小原国芳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