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建红钱会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建红钱会起义福建省永春县人民反清起义。起义由福建永春县霞陵人林俊发起,起义者采用康熙年间的铜钱式样,将康熙二字用刀刮掉,中涂红色,作为会徽,故称红钱会。林俊自幼善武术,好义气,在当地青年中颇有威信。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在江西获胜,使之颇受鼓舞。故于咸丰三年四月(1853年5月)与陈湖分头联络红钱会、黑钱会密谋起义。义军攻入德化县城,与黄威领导厦门沿海地区小刀会相呼应。但因战斗失利,转入仙游地区活动。同年八月(9月)攻克仙游城,杀死知县,遍贴安民告示,揭露清朝统治者压榨、剥削人民的罪恶,宣布起义宗旨和措施。后在福建北山区坚持战斗长达五年,并与太平天国取得联系,林俊受封烈王。咸丰七年(1857年)自顺昌县北上迎接太平军,遭清军袭击,林俊遇难,起义失败。 福建红钱会起义清代福建永春人民反清起义。由福建永春霞陵人林俊发起,起义者采用康熙年间的铜钱式样,将康熙二字用刀刮掉,中涂红色,作为会徽,故称红钱会。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林俊与陈湖分头联络红钱会、黑钱会密谋起义。义军攻入德化县城,与黄威领导的厦门沿海地区小刀会相呼应。但因战斗失利,转入仙游地区活动。同年八月攻克仙游城,杀死知县,遍贴安民告示,揭露清朝统治者压榨、剥削人民的罪恶,宣布起义宗旨和措施。后在福建北山区坚持战斗长达5年,并与太平天国取得联系,林俊受封烈王。咸丰七年(1857年)自顺昌县北上迎接太平军,遭清军袭击,林俊遇难,起义失败。 福建红钱会起义近代红钱会属福建天地会的一个支派。清咸丰三年(1853)春夏间,林俊领导会众在永春举义,攻克德化,仙游等县城,在仙游大败清军,杀死知县,遍布安民告示。八年林俊在北上联络太平军途中,负伤牺牲。同治四年(1865)起义最后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