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酸枣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酸枣仁 【名称出处】:《雷公炮炙论》 【概况】: 异名 白棘、棘针(《神农本草经》),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药材志》),角刺(山东),硬枣(河南),红花枣(内蒙古)。 基源 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的种仁。 原植物 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 历史 《别录》载:“酸枣生河东(现今山西、河北等省),八月采实,故一般认为最初用的果实,至《雷公炮炙论》则用种仁。”《本草图经》载:“酸枣,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据上所述,即为本种。 形态 落叶灌木,高1~3m;老枝褐色,幼枝直立,不扭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枚托叶刺,长刺直,长1~3cm,短刺下弯。长4~6mm。 叶片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5~3.5cm,宽0.6~1.2cm,先端钝圆,稀税尖,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稍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浅绿色,基生3出脉;叶柄长1~6mm,稀达1cm。花两性,5出数,2~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2~3mm,花黄绿色,萼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圆形,基部有爪,花盘肉质,5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盘内,并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 核果小,近圆形或长圆形,直径0.7~1.5cm,成熟时红褐色,中果皮薄,味酸,核两端钝;种子扁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63页.图149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700m的向阳山坡、旷野或路边灌丛。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朝鲜、俄罗斯也有。。【生药】: 栽培 宜生于较温暖、干燥的环境。 适应性强,能耐碱、耐旱、耐寒,对土壤选择不严,山坡、荒地、沟边、路旁均可种植。用分株繁殖。在早春或晚秋,将老株根部萌生的带根新株劈下,按行株距2×1m开穴造林,穴深约30cm,施入堆肥及细土,每穴栽1株,覆土压紧,浇水。也可于10~11月种子播种育苗,按行距33cm开条沟,深7~10cm,每隔7~10cm下种1粒,覆土2~3cm,浇水保湿,出苗后培育2年,苗高1m左右时出圃定植。苗期应间除病弱及过稠密的苗,及时除草和肥水管理。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每年春季修剪1次,注意抚育管理。 采集 采收秋季成熟的果实,晒干后碾破,将压碎的果肉筛出供食用。果核用石磨碾磨,注意勿辗碎种子,筛除核皮后即得。 药材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此外,内蒙古、甘肃、山西、山东、安徽也产。 鉴别 性状 种子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0.5~1cm,宽4~7mm,厚约3mm。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有光泽;一面较平坦,其中央有一条隆起的纵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 顶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下端有略凹陷的种脐,种脊位于边缘一侧,不甚明显。种皮硬脆。有的已破碎或有裂纹,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的胚乳;子叶2片,黄白色,油润,基部有短小的胚根。种仁微有香气,味淡,带油性。 以粒大、饱满、外皮色紫红、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为一列黄色或棕黄色的栅状细胞,长70~90μm,壁厚,木化,靠外侧有一条明显的光辉带,外被厚约5μm的角质层;营养层细胞颓废,棕色;最内一列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增厚,稍木化。于一端有一较大的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含大量糊粉粒及脂肪油。 粘液层厚20~30μm。 子叶表皮细胞及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小簇晶,直径3~5μm;薄壁细胞中均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67页.图424) 粉末红棕色。 ❶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黄棕色或淡红棕色。 横断面观细胞1列,呈长方形,长(径向)60~145μm,宽(切向)9~14μm,外壁增厚,其外缘锯齿状,外被角质层,侧壁上、中部甚厚,胞腔线形,下部渐薄,胞腔渐扩大,有的胞腔略弯曲,胞腔内常含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状物,光辉带宽5~8μm,位于栅状细胞上端;顶面观呈类多角形,于最上部处可见垂周壁具多数辐射状孔沟,有的孔沟较细,有的长几达细胞中心,稍下壁厚,胞腔圆点状,深棕色,底面观呈类多角形或圆多角形,壁具层纹,有的可见环状裂纹,胞腔稍大,直径3~9μm,内含红棕色物。 ❸ 棕色薄壁细胞界限常不清楚,含淡棕色或黄棕色物。 (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81页.图284) 理化 取样品粉末适量,先用乙醚回收提取脱脂。再用正丁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滤过,蒸去正丁醇,残渣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样品液。 以酸枣仁皂甙A、B为标准品。吸附剂为硅胶G。 展开剂为水饱和的正丁醇,展距12cm。 展层后,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100℃烘烤5分钟。样品液与对照品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刘训红等《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414页.图312-1) 加工炮制 炒酸枣仁 取净枣仁,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种子含酸枣仁皂甙A(Jujuboside A)、酸枣仁皂甙B11,4],水解得酸枣仁甙元(Jujubogennin),加酸水解得爱倍林内酯(Ebelinlactone)[1],白桦脂酸[2]、白桦酯醇[2,3],脂肪油约32%,蛋白质,甾醇,挥发油[2],当药黄素(Swertisin),美洲茶酸(Ceanothic acid),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胡萝卜甙[3],阿魏酸(Ferulic acid),刺枣素(Spinosin),酸枣仁黄酮甙(Zivulgarin)(1)[4],cGMP样活性物质[5,6],及多种氨基酸[7],微量元素[8,9]。 附 茎皮含鞣质[2]。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4;13:2829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3 [3] 植物学报 1986;28(5):517 [4] 药学学报 1987;22(2):114 [5] Phytochemistry 1980;19(2):2791 [6] Chem Pharm Bull 1982;30(3):1081 [7]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8;9(1):62 [8] 微量元素 1988;(1):52 [9] 河北中医 1989;11(4):43 【药理】: ❶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酸枣仁煎剂5,10,20g/kg ig,醇提液5,10g/kg ip,对小鼠抖动笼法试验表明有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 生或炒枣仁50%煎剂1~1.5ml/只ig或ip,对小鼠均有镇静作用,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别,生或炒枣仁50%煎剂5~10ml/只ig对兔,2~3ml/只ip对犬均有镇静催眠作用[2]。酸枣仁乙酸乙酯提取液10g/kg ig,正丁醇提取液10g/kg ig及单体黄酮碳甙(Spinosin)30mg/kg iv,对小鼠均有镇静作用[3]。 酸枣仁和酸枣叶水煎醇沉液20g/kg ig,连续5d,对小鼠自发活动和苯丙胺引起的中枢兴奋作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酸枣仁、酸枣叶及酸枣肉用上述的剂量与硫喷妥钠或戊巴比妥钠均有协同睡眠的作用,也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协调运动,而酸枣仁成分酸枣皂甙A10,20mg/kg ip,连续5d,对小鼠自发活动及对大鼠协调运动均无影响,却与苯丙胺有协同作用[12]。 酸枣仁煎剂38g/kg ig,可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13]。炒枣仁煎剂0.5g/只ig,一天2次,发现每天慢波睡眠中深睡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对慢波睡眠中的浅睡阶段和快波睡眠无影响,表明酸枣仁主要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4]。 ❺ 其他 酸枣仁酊剂5g/kg sc,可使烫伤小鼠死亡率降低,10g/kg sc,对小鼠足烫伤有抗水肿作用[11]。酸枣仁煎剂20g/kg ig,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小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下降(全血及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全血与肝组织SOD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小鼠[15]。 参考文献 [1] 武汉医学院学报 1957;(创刊号):125 [2]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12):1168 [3] 中药通报 1987;12(9):34 [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0;25(1):1 [5] 药学学报 1962;9(11):657 [6] 中草药 1987;18(12):18 [7] 中国药理学报 1990;11(2):153 [8]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6):366 [9]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0;6(1):34 [10]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7):50 [11] 药学学报 1963;10(9):531 [12] 中国中药杂志 1993;18(11):685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5):16 [14]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7):435 [15] 中国中药杂志 1995;20(6):369。 【药性】: 性味 甘、酸,平。 ❶ 《本经》:“味酸,平。” 归经 入心、脾、肝、胆经。 ❶ 《纲目》:“足厥阴、少阳。” 功效 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主治 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❶ 《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❶ 《本草经集注》:“恶防己。” 配伍应用 ❶ 配生栀子,治心火过盛之烦躁,多梦,失眠。 ❷ 配远志肉,治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等症。 ❹ 配知母,治神经衰弱,虚烦不眠等症。 ❻ 配全梃腊茶,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 ❽ 配丹参,治心、肝血虚有热,失眠心烦不宁。 ❿ 配火麻仁、郁李仁,治血虚肠燥之大便干结。 ⑾配茯神、龙眼肉,治血虚而致的心烦,不眠,兼有心悸不安,虚汗等症。 ⑿配珍珠母、夜交藤,治血虚失眠,症状较重者。 ⒀配人参、茯苓,治睡中盗汗。 ⒁配知母、白芍,治心烦。 ⒂配北沙参、五味子,治盗汗。 ⒃配辰砂、茯神,治心虚少眠。 ⒄配知母、茯苓,治肝虚有热之虚烦失眠。 ⒅配生地黄、党参、茯苓,治阴虚失眠多汗。 ⒆配党参、五味子、山茱萸,治体虚自汗、盗汗等症。 ⒇配五味子、白芍、党参,治体虚多汗。 (21)配合欢花、远志,治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失眠。 (22)配生白芍、五味子、牡蛎,治手足心发热,盗汗,头昏。 (23)配生地黄、玄参、柏子仁,治心肾不足,阴虚阳亢所致的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少苔。 (24)配黄芪、五味子,治自汗、盗汗。 方选和验方 ❶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6g,甘草3g,知母6g,茯苓6g,芎 上5味,以水800ml,煮酸枣仁得600ml,纳诸药煮取300ml,分温3服。 ❺ 《普济方》:“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份。上为细末,米饮调下50ml。” 每服20丸,酒下,1日3次。 水煎服。 ❽ 秘传酸枣仁汤(《证治准绳》)治心肾不交,精血虚耗,痰饮内蓄,怔忡恍惚,夜卧不安:炒酸枣仁、制远志、黄芪、茯苓、莲子肉、酒当归、人参、茯神各30g,陈皮、炙甘草各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分2次服。 为细末,每服9g,空腹酒或盐汤调下,1个月后,每服加推车客(即蜣螂)末0.9g,管退出,以快剪除去。 ⑿酸枣仁汤(《杂病源流犀烛》)治肝胆不足,善恐:酸枣仁、远志、黄芪、莲肉、人参、当归、茯苓、茯神、陈皮、甘草、姜、枣。水煎服。 ⒀酸枣仁汤(《太平圣惠方》)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心神烦而不得睡:酸枣仁、川芎各30g,羌活、防风、羚羊角各1g,桑根白皮、枳壳、菊花、炙甘草各15g。研末,每服9g,加生姜0.15g,水煎服。 ⒁酸枣汤(《类证活人书》)治伤寒,经吐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 ” ⒃《中医临床验方集》:“治小儿夜啼:炒枣仁6g,木通5g,滑石10g,莲子心3g,知母5g,焦麦芽6g,神曲6g,鸡内金2.4g,寸冬10g。水煎服,1日1剂,分4次服。” ⒄陕西中医 1989;(12):“治内耳眩晕症:酸枣仁、淮山药、当归、五味子、桂圆肉各10g,水煎服,日1剂。兼实证,痰涎壅盛者加天竺黄、姜半夏;兼气虚、舌淡脉细者加党参、黄芪;兼血虚,爪甲不荣者加熟地、丹参;兼高血压者加罗布麻、夏枯草、羚羊角粉(吞服)。 ” ⒅枣梅二黄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8;(3))治小儿夜啼与夜游症:酸枣仁、乌梅、焦山楂各9g,川黄连2g,生大黄6g。水煎服,每日1剂。 ⒆枣仁牡蛎汤(山东中医杂志 1988;(1))治小儿突遭惊吓所致遗尿之证:炒枣仁12g,煅牡蛎15g,覆盆子15g,嫩桂枝10g,肉苁蓉6g,山萸肉6g。水煎,早晚分两次服。 临症可据患者年龄酌情增损方中药物剂量。 ⒇浙江中医杂志 1990;(12):“治幻听,虚烦少寐,抑郁愁怅:酸枣仁、灵磁石各30g,茯苓、知母、柏子仁各15g,五味子、龙骨各24g,川芎、泡远志、生甘草各9g。每日1剂。” (21)定游汤(四川中医 1985;(1))治疗梦游症:酸枣仁15~30g,龙眼肉12g,川郁金9g,远志肉9g,草河车9g,浮小麦30g,柏子仁9g,甘草12g,生地15g,川贝母9g,大枣12枚。每日1剂,每日2次。 (22)酸枣仁酒(《百病中医药酒疗法》)治脚气疼痛,及光泽肌肤,润养脏腑:酸枣仁90g,干葡萄150g,黄芪90g,天门冬(去心)60g,赤茯苓90g,防风(去芦)60g,独活60g,大麻仁250g,桂心60g,羚羊角90g,五加皮90g,牛膝(去苗)150g。 上剉,用生绢袋盛,以清酒6000ml,浸6~7日。每于食前随性暖服之。 单方应用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神经衰弱、失眠:酸枣仁3~6g,加白糖研和,临睡时用温开水调服。”。【医药家论述】: ❶ 苏颂等《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深师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蝭母、干姜、茯苓、芎 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 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 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如胆气空虚,心烦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 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