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祠老子
三国魏文帝曹丕 (220~226在位),反对道教。曾在《典论》 中揭露道教神仙方术之虚妄,指出神仙之道皆不可验。黄初三年 (222),禁止吏民祠祀老子,下敕曰: “告豫州刺史,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不知鲁郡为孔子立庙成未。汉桓帝不师圣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此祠之兴由桓帝,武皇帝以老子为贤人,不毁其屋。朕亦以此亭当路,行来者辄往瞻视,而楼屋顷颓,傥能压人,故令修整。昨过视之,殊整顿,恐小人谓此为神,妄往祷祝,违犯常禁。宜宣告吏民,咸使知闻”。敕文中老子屋、老子亭指河南鹿邑县东老子庙。道教以老子为教主,并对其加以神化,曹丕认为,老子只是贤人,不是神祇,故禁止吏民祠祀礼拜。实质是对曹操限制道教政策的具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