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祿(禄)L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山西之太原,河南之义马,湖北之临利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子姓。《风俗通》 云: ‘(商)纣子武庚字禄父,其后以字为氏。’ 泾阳有此禄姓,亦出扶风。” ❷郑樵又注: “吐蕃酋长有禄东赞。” 则此 “禄” 出自吐蕃族。(按: 禄东赞,人名耳,后人依汉人姓名构造习惯而以为姓禄,名东赞,似有误; 然也可能以误传误,其后以禄为姓。) ❸ 《姓氏考略》 注云: “宜出 《周官》司禄之后,以官为氏。” 司禄,《周礼·地官》 之属,掌管班禄之事。 ❹或与录、绿字通。《中国姓氏大全》注“录”云: “相传为古帝颛顼的老师录图的后代。”“录图”,《韩诗外传》 作 “禄图”,是录、禄相通,“禄图” 之后,或亦为禄氏。 ❺ 《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河南禄氏,为北魏时代北骨咄禄氏所改。” (按: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未见 “骨咄禄” 氏,姑录以备考。) 宋代有禄尊; 元代有禄馀; 明代有禄存,永乐举人; 清代有禄天锡,康熙辛酉武举人。 祿lù❶福。《藝文類聚》董仲舒《士不遇賦》:“心之憂兮,不期祿矣。” ❷古代官吏的俸給。馬融《長笛賦》:“屈平適樂國,介推還受祿。” ❸授官職。東方朔《非有先生論》:“褒有德,祿賢能。” 祿见[班祿][爵祿][無祿] 祿❶賞賜爲祿。《詩經·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福祿如茨。” 鄭玄箋:“爵命爲福,賞賜爲祿。” ❷若今月奉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四曰祿位,以馭其士。” 鄭玄注:“祿,若今月奉也。” ❸祿位。《論語·爲政》:“子張學干祿。” 鄭玄注:“祿,祿位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爲政》:“子張學干祿。” 鄭玄注:“祿,祿位也。” (《通德堂經解》) 《論語·爲政》:“子張學干祿。” 鄭玄注:“祿,祿位也。” (《鄭氏佚書》) ❹食禀爲祿。《孝經·士章》:“然後能保其祿位。”鄭玄解:“食禀爲祿。” (《通德堂經解》) 《孝經·士章》:“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 鄭玄注:“食禀爲祿。”(《鄭氏佚書》) 祿luB593 与“禄”同。 〖祿〗 粵 luk6〔六〕普 lù ❶ 福祿,福氣。許慎《說文解字》:「〜,福也。」《孔雀東南飛》:「兒已薄〜相,幸復得此婦。」 ❷ 俸祿,官吏的薪俸。歐陽修《朋黨論》:「小人所好者,利〜也。」
祿禄, 金文; 篆lù[示(神祗,意符)+彔(聲意符)→祿(《説文》:“祿,福也。從示,彔聲。”祿,古人認爲有深加工的東西〈經水磨過濾〉吃,是上天恩賜的福祿。所以加“示”。然而初文是不加“示”的,可證“迷信觀點”進入戰國時代,不是减弱,而是更加濃厚。)] 《詩經·小雅·天保》:“罄無不宜,受天百祿。”(無事不相宜,百祿天所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