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票据交换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票据交换所piào jù jiāo huàn suǒвéксельная бржа (контóра) по обмéну векселями

票据交换所Clearing House

从事银行之间支票清算的服务性机构。商业银行在每天营业中都要收付若干张支票,收进、付出巨额的资金。其中有大批结算业务的收付双方不在同一商业银行开户,需要通过票据交换所转给有关银行。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时,各银行不需要带足全部支票所载的结算资金,只需带上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的差额。这样既减少了清点、交接货币资金的麻烦,又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结算速度,还可减少银行的资金占用。

票据交换所

亦称 “票据清算所”,进行票据清算的场所。凡实行票据交换的城市,均设有票据交换所,以便各行处集中交换票据并结算资金差额。


票据交换所

从事银行之间支票清算的服务性机构。商业银行在每天营业中都要收付若干张支票,收进、付出巨额的安全。其中,有大批结算业务的收付双方不在同一商业银行开户,需要通过票据交换所转给有关银行。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时,各银行不需要带足全部支票所载的结算资金,只需带上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的差额。这样,既减少了清点、交接货币资金的麻烦,又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结算速度,还可减少银行的资金占用。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clearing house

从事银行之间支票清算的服务性机构。商业银行在每天营业中都要收付若干张支票,收进、付出巨额的资金。其中,有大批结算业务的收付双方不在同一商业银行开户,需要通过票据交换所转给有关银行。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时,各银行不需要带足全部支票所载的结算资金,只需带上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的差额。这样,既减少了清点、交接货币资金的麻烦,又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结算速度,还可减少银行的资金占用。

☚ 直接借记转账结算法   票据交换所自动转账系统 ☛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

旧中国同一城市中各银行、钱庄每日定时进行票据交换,清算债权债务的场所。1890年,上海钱业设置了性质与票据交换所相类似的汇划总会。从1933年3月起上海银行业于“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内举办上海华商银行间的票据交换。1937年上海钱业在“上海钱业联合准备库”内成立票据交换所代替汇划总会业务。1945年“上海银钱业票据交换所”成立后,银钱两业的票据交换,统在该所内办理。到1945年12月底,参加交换的行庄公司有217家,每月交换额约为6万亿元, 每日平均为2000亿元。

☚ 典当   天津公记跑合处 ☛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

集中办理同城或同一区域内各银行间应收应付票据的交换和资金清算的金融机构。它开始时由银行间共同协议设置。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央银行领导下的一个票据清算机构。
世界上最早的票据交换所是1773年成立于当时票据最发达的伦敦。纽约于1853年,巴黎于1872年,大阪于1878年,柏林于1887年也先后成立。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是在上海出现的。
清朝末年,上海旧式的钱庄相当兴盛,钱庄之间代收的票据,采取相互派专人携带汇划帐簿到对方钱庄,使用现银清算差额的办法,很不方便。到了1890年,上海钱业公会成立了汇划总会,改为使用“公单”,通过汇划总会以“公单”交换和转帐结算来清算差额。这是中国早期的票据交换形式,也起到了票据清算中心的作用。中华民国初期,华商银行增设渐多,但无自己的清算机构,其同业间票据收付是委托钱庄通过汇划总会办理的。之后,上海银行业务日益发达,票据流通逐渐增多,通过钱庄清算,不但资金调度不及时,而且担负风险,万一该钱庄倒闭势必受累。为此,上海银行工会委托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参照美国票据交换所先例,筹办上海银行业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其间克服了当时钱庄与外商银行的种种阻挠和反对,终于1933年1月10日,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新型的票据交换所。
除上述钱庄业、银行业分别成立票据交换所外,上海的外商银行原来在英商汇丰银行设有一个划头清算中心,办理外商银行间的票据交换。这样,钱庄、银行、外商银行分别交换清算,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为统一银行、钱庄的票据交换工作,将银、钱两业票据交换所合并,于1945年11月1日成立了上海票据交换所,各银行、钱庄以及外商银行均在该所参加票据交换,并由中央银行领导和集中办理清算,自此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海解放后,上海票据交换所被上海市军管会接收清理,继续办理票据交换业务,1952年为加强领导,交换所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接办。
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对票据交换进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在各大城市的分支机构内,设有票据交换场所,一般称为票据清算中心或票据清算所,办理票据及各种结算凭证的交换。在同城范围内,各行、处均可直接参加交换、清算资金。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显著发展,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使用电了计算机进行资金转换的自动票据交换所。

☚ 作用   证券业协会 ☛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

集中办理同城或同一区域内各银行间应收应付票据的交换和资金清算的场所。它开始时由银行间共同协议设置,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央银行领导下的一个票据清算机构。
世界上最早的票据交换所是1773年成立于当时票据最发达的英国伦敦。纽约于1853年,巴黎于1872年,大阪于1878年,柏林于1887年也先后成立。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是在上海出现的。
清朝末年,上海旧式的钱庄相当兴盛,钱庄之间代收的票据,采取相互派专人携带汇划帐簿到对方钱庄,使用现银清算差额的办法,很不方便。到了1890年,上海钱业公会成立了汇划总会,改为使用“公单”,通过汇划总会以“公单”交换和转帐结算来清算差额。这是中国早期的票据交换形式,也起到了票据清算中心的作用。中华民国初期,华商银行增设渐多,但无自己的清算机构,其同业间票据收付,是委托钱庄通过汇划总会办理的。之后,上海银行业务日益发达,票据流通逐渐增多,通过钱庄清算,不但资金调度不及时,而且担负风险,万一该钱庄倒闭势必受累。为此,上海银行工会委托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参照美国票据交换所先例,筹办上海银行业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其间克服了当时钱庄与外商银行的种种阻挠和反对,终于1933年1月10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新型的票据交换所。
除上述钱庄业,银行业分别成立票据交换场所外,上海的外商银行原来在英商汇丰银行设有一个划头清算中心,办理外商银行间的票据交换。这样,钱庄、银行、外商银行分别交换清算,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为统一银行、钱庄的票据交换工作,将银、钱两业票据交换所合并,于1945年11月1日改组成立了上海票据交换所,各银行、钱庄及外商银行均在该所参加票据交换,并由中央银行领导和集中办理清算,自此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海解放后,上海票据交换所继续办理票据交换业务,1952年为加强领导,交换所由中国人民银行接办。1986年4月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了全国银行同城票据交换经验交流会,以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票据交换所。目前,全国各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都已建立了票据交换所,每天交换了大量的票据,对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 票据交换制度   票据交换 ☛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ClearingHouse

同一城市的各银行每日集中交换彼此开立票据的中心。票据交换业务于1770年始于伦敦,1833年首次在伦敦成立票据交换所,此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中心城市相继成立。旧中国上海亦曾于1937年在“上海钱业联合准备库”内成立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所可以使各银行彼此持有其他银行的支票、本票或汇票集中交换,各银行彼此抵销债权债务后的差额,通过中央银行转帐。在美国大多数城市里,票据交换所除了交换由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以及同联邦储备银行的业务往来而产生的汇票外,还交换向当地大企业开出的票据、州县的付款凭证以及各种非现金支付的票据。

☚ 证券交易所   海外英镑区 ☛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

亦称“票据清算所”。进行票据清算的场所。凡实行票据交换的城市,均设有票据交换所,以便各行处集中交换票据并结算资金差额。

☚ 票据交换   当日抵用率 ☛

票据交换所

clearing hou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