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落后
【释文】: 指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一个文化丛中的一部分呈现僵死之状态,其僵死的部分可能成为一种文化陈迹。 文化变迁中,文化的某一部分,即非物质文化,会比其他有的部分,即物质文化的变化状态非常缓慢,而致使这一文化的完整及文化的平衡遭到破坏的局面。这种局面在维持的过程中时间可长可短,以端赖调整变化。 文化落后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W·F·奥格本最早使用的。是把它用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理论名词。 而当时的经济决定论者们认为——文化、政治等很多的社会现象都紧随著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奥格本对这种观点不完全赞成。他以为,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之前也极有可能发生非物质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变迁甚至有单独变迁的可能。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在发展中不可能完全同步,这就会造成落后的现象发生。这种落后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保持著较长的时间性。 特别是当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性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还不能相互适应时,便是文化落后的局面。 文化落后概念,在文化变迁与社会解组的研究中,社会学学者常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