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韵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韵说

神韵说

清王士禛的论诗主张。语见《池北偶谈》。明代以前, “神韵”多被用来评画,一般指创作上与“形似”相对的“神似”或“气韵”。明胡应麟《诗薮》始以之论诗,主要指思想感情与诗歌形式相结合而产生的美学效果。王士禛创为此说,则指蕴藉含蓄、清淡平远、不即不离,只可“兴会神到”,无法指实言传的艺术境界,是唐皎然、可空图和宋严羽等贵含蓄、重韵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实际上是引导诗歌脱离社会生活,着力表现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琐事和闲情逸致,对诗歌创作有消极影响。

☚ 性灵说   格调说 ☛
神韵说

神韵说

见“神韵”。

☚ 神韵   羚羊挂角 ☛
神韵说

神韵说

清代诗人王士禛为纠正明代七子从声貌上模仿盛唐的作风而倡导的诗学主张。《清文录》卷五十五杨绳武《资政大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盖自来论诗者或尚风格,或矜才调,或崇法律,而公则独标神韵,神韵得而风格、才调、法律三者悉举诸此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所谓“神韵”,指的是把由自然景物触发起的情思融入清远疏淡的诗景之中,用优游不迫的方式加以表现,使诗具有一种含蓄不尽、耐人玩索的特殊的韵度风神。
神韵说是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一派诗人的艺术实践中提炼出的诗学见解。认为如欲诗有神韵,诗思必须是诗人情感和自然景物刹那间的交流感应,并以含蓄的艺术手法予以表现。主张诗一定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味在酸咸之外”。具体说,写情要朦胧,写景贵清远,遣词宜俊圆,把情感融入景物,尽量避开正面抒情。王士祯对司空图的《诗品》,最看重“冲淡”、“自然”、“清奇”三品、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由此可见神韵说的精髓。但王氏此说过分夸大“妙悟”,追求“兴会神到”,混淆含蓄与含糊的界线,片面性是很明显的。

☚ 性灵说   肌理说 ☛

神韵说

清王士祯的论诗主张。神韵指蕴藉含蓄、清淡平远,不即不离,只可神到意会,无法指实言传的艺术境界。士祯将皎然、司空图、严羽等求含蓄、重韵味,反对把诗写得太实、太执着的理论作进一步发展,创为神韵说,风行一时。

神韵说

神韵说

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清王士祯首倡。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近百年之久。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提到过神韵,但还没有将它看成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而且神韵的概念也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指与形似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一类内容。至王士祯才将它做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从神韵说的要求出发,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深表赞许,他说:“严沧浪(严羽)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维)、裴(迪)《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带经堂诗话》)从诗歌反映现实又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从神韵说要求出发,王士祯还强调创作过程中“兴会神到”的重要性;强调冲淡,超逸和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正因如此,故他选编《唐贤三昧集》,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言必汉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但由于片面强调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导致了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抹杀了诗歌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 神异经   神韵派 ☛
000015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6:48:48